北魏魏文帝是谁(北孝魏文帝是谁)

魏文帝是谁?

魏文帝是曹丕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

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为文,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曹丕真实下场?

曹丕是病死的。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

魏文帝庙的传说?

据介绍,魏文帝庙呈长方形布局,二进大院,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走进魏文帝庙,昔日巍峨壮观的殿宇如今早已无存,中轴线上现有春秋阁和玉皇阁,均为二层阁楼式建筑。几座青灰殿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自然和谐,幽美恬静。

魏文帝庙原为曹府家祠,始建于东汉年间。相传,曹操迎献帝许都后,想在京郊找一块风水宝地建曹氏家庙,但终因国事繁忙,一直未能成愿。

建安三年(198),曹操征张绣从南阳凯旋回朝,走到京华西南不远处(注:将官池镇郭集村)时,他在马上望见一道连绵起伏的绿岗,形如凤凰展翅,气势磅礴。曹操情不自禁,便跃马奔上了高岗,在高岗上举目四望。

只见东面京城箭楼高耸,旗幡隐约可见;东北秋湖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北边乌金洼里,清波荡漾,磷光闪闪;西面沃野千里,一望无际;南面异水,宛如一条玉带,飘在凤凰脚下。曹操越看越高兴,随即决定在此处建家庙。随后,他亲绘蓝图,召集能工巧匠,建造曹氏家庙。曹氏家庙建成后占地三百亩,房屋规模几百间。从此,每逢祖先祭日,曹操便携带亲眷,到家庙里祭祀列祖列宗。

魏文帝对曹丕的评价?

没有任何评价,因为这就是同一个人。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成为魏国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

魏文帝是庙号还是谥号?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于黄初元年(220年)制定九品中正制,后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对内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

魏文帝黄初四年春是什么纪年法?

答魏文帝黄初四年春是年号纪年法。黄初四年也就是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于公元220年废汉献帝刘协,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魏,年号黄初,尊封曹操为魏武帝。他在位六年,而黄初这一年号也存在六年即公元220年到226年。封建王朝的建立都需要用年号纪年法,依次来代表帝王统治的年份要有个吉祥的称号,魏文帝曹丕用黄初做年号,意味着自己的大魏如黄龙初出一样,必定统一三国。

魏文帝受禅表达了什么?

答魏文帝受禅表达了从此汉室已亡,天下属于大魏国,宣示着自己才是最高统治者。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大魏,年号黄初,意为黄龙初现,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曹丕篡汉,所以魏文帝就是曹丕。由于曹操的去世,当时大权落于曹操长子曹丕手中,当时汉献帝虽然在位多年但始终是一个傀儡,汉献帝的一生都是别人的木偶,他一生被三次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于公元220年在曹丕的操纵下,以华歆、贾珝等人逼迫下禅让于曹丕。

后魏文帝是谁?

后魏文帝是曹丕(187~226)三国时期魏国君主,庙号世祖(魏世祖),谥号文皇帝(魏文帝)。

政治家、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亳州谯城)人。曹操次子。自幼善骑射,好击剑,常从曹操征战。

汉献帝建安年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王世子,镇守邺城,常从诸生宴游为乐。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为丞相、魏王,不久代汉称帝,史称魏文帝,在位七年去世。

曹丕喜好文学,八岁能着文,有异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集二十三卷、《典论》五卷、《列异志》三卷,今多散失。

明人编有《魏文帝集》,与曹操集、曹植集合称《三曹集》

魏文帝在位多少年?

三国时期魏国有5个皇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常道乡公(曹奂)。

1、魏文帝: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

2、魏明帝:魏明帝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3、 魏齐王: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终年四十三岁,谥号为厉公。

4、高贵乡公: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

5、常道乡公: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

世说新语魏文帝?

《世说新语》中关于魏文帝的记载和描述

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文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臣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注释

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已多数决定继任首领,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不乏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

陈群:字长文,陈寔之孙,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历任丞相军事、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职。

译文

魏文帝曹丕即位,陈群面露忧愁。曹丕问道:“我顺应天命即位登基,你为什么不高兴呢?”陈群说:“我和华歆都忠心于前朝,现在虽然欣喜于魏朝的建立,但怀念旧主之情依旧难以掩盖。”

解读

《二钟见魏文帝》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代表作《典论》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原文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

钟毓、钟会兄弟二人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名声,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曹丕)听说了兄弟二人的名气,就对他们的父亲钟繇(zhōng yóu)说:” 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吧。” 于是下令召见。见面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他:” 你脸上怎么出汗了?” 钟毓回答:”因为害怕和恐惧,汗流的像水浆一样。” 又问钟会:” 你脸上怎么不出汗?” 钟会回答:” 因为战战栗栗,汗都不敢流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