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网络上,扑街这个词汇日益普及。主流媒体及网民们纷纷热议,除了愤怒与抗议,还有一片混乱。在这片扑街的海洋中,我们似乎看不清它的本质,更无法预估它的未来走向。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试图分析扑街的概念、特点、现象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原因。
扑街最早起源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抗议运动。具体来说,是指抗议者在示威中,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但是并非完全的暴力冲突,而是采取一种类似于集体“无赖”的方式,即扑街。扑街的场景,就像一个球场上的球迷互殴,打得头破血流,却从不拳脚相向。我们可以看到扑街者们奔跑、滚动、扭打、挣扎,把警方夹在人群中,搅混诸多矛盾和复杂情绪,抑或是掩盖示威目的。
扑街的出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抗议历史中也算是前所未有的。由于香港式的抗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抗议者既要阅读一大堆相关文章和背景,理解香港的政治感受,同时还要抗议者之间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一个重要原因是香港的公共空间有限,如果抗议者想达到声势浩大的效果,就必须占领关键区域,并使之持续时间越长越好。扑街即是这种特殊场合下的一种协作性挑战。其目的不在于创造暴力事件,更多是一种实验性的乐趣,尝试突破常规意义下的警民关系模式,表达个人、甚至是群体不满的情绪。
扑街不仅出现在香港,也在中国内地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在中国内地,扑街现象表现为特定条件下的抗争,如部分学生在考场骚乱、公民游行中的激烈冲突等。扑街有时是因为抗议者探寻针对警方的抗议手法;有时则是因为人们对权力的压迫和严权的不满。由于政治因素在其中的占比极大,扑街也就逐渐成为了一种政治哲学,固化了民众的观点。
而扑街的出现还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扑街很容易升级为暴力事件。由于抗议者往往成群结队,并且冲锋时候采取一种类似于“运动员”风度的方式,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这种行为是正当的抗争方式,从而盲目模仿,酿成更大规模的袭击事件。第二,扑街参与者之间的纪律很难保证。在扑街的人群中,不乏一些“蹭热度”的街头混混,他们不关心抗议的目的,而只是想在这种“狂欢”中取得个人荣耀。这种行为助长了暴力的形成,并使扑街的行为变得难以控制。
总的来说,扑街显然不是一个让人尽善尽美的现象。在它产生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复杂的因素,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基于此,引伸出的对扑街的评价和赞赏也是各种的。灰心丧气的是,由于我们对道德界限的不清晰,对政治制度的不了解,以及对彼此关系的不信任,扑街这种极端的行为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我们如何理解它,扑街现象昭示着一个事实:虚假、混乱、不信任的时代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