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壮志的意思(一心读诗| 曹操的豪情壮志)

豪情壮志的意思

同学们,大家开学好!开学第一周,我们一心读诗栏目,又跟大家见面了。这学期,我们又将继续为大家分享中国文学史上一些非常厉害的名家名作,令同学们大开眼界,在中华诗词中放飞翅膀,尽情遨游。好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新学期第一位大牛诗人——曹操,让他为我们带来他的一首代表诗歌《观沧海》。

观沧海 孙欣妍.m4a 来自上海浦东新区一心公益发展中心 –> 00:00 00:5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朗读者 一心学堂小学员孙欣妍

说起曹操,可谓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在东汉政坛上叱咤风云,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意思是曹操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就是一位治理国家的贤能大臣;可是如果他身逢乱世,就是一位弄权欺世的奸雄。后来正如许劭所言,身在东汉乱世的曹操,成为了一位窃取大权,威震天下的大奸雄。

曹操一生中,建立过不少丰功伟绩,他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带兵出征,北伐乌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件。当时,乌桓是东北方的大患,经常骚扰中原地区的百姓。在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了北方重镇——幽州,俘虏了十几万汉朝百姓。就在这一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了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多次骚扰边境地区。这就讨厌了!这能忍吗?不能忍!于是曹操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期间采用田畴的计谋,让乌桓放松警惕,最终在猛将张辽的助力下,打败乌桓,安定了北方。为第二年挥戈南下,奠定了基础。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观沧海》,就是曹操在征讨乌桓取得胜利,班师回朝的途中,登上碣石山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心情自然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里面,都写了什么内容吧!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从体裁上来看,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是一首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东海。沧海,是东海的别称,开头两句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接下来的十句诗,都是由登山所见而来。因此,这里的“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诗人登上碣石山,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海面上水波荡漾,又看到海边的山与岛,高耸挺立。这第一眼“观海”的感觉,是不是让人觉得宽阔无比呢?紧接着,诗人又看到了山上、岛上的树木、花草葱茏,茂密,展现出昂扬的生机,这种生机,是多么令人振奋啊!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秋风吹来,曹操闭上了眼睛,静静地听秋风吹树的声音(萧瑟,是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这声音听起来,有没有让人联想起在战场上拼搏的千军万马的喊杀声呢?等他睁开眼,又看到秋风在海面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在尽力的涌动着,这样的景象,是多么令人心潮澎湃啊!

紧接着,曹操的思绪被引向了更广阔的宇宙中,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日月”四句则联系广阔无垠的宇宙,尽情书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太精彩了!

大家读完这首诗,有没有从诗中感受到曹操胸中的远大志向?有没有从这开阔雄壮的笔调中领略到曹操心中的伟大梦想?他此时取得了征战了胜利,站在山顶,仿佛天下都变得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怀有雄心壮志,他的心量广大,时时刻刻装着天下江山呀!

读这首诗,同学们要注意用慷慨高昂、铿锵稳健的语气,才能展现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豪迈胸怀!一起读来试试看吧,感受一下曹操的豪情壮志!

豪情壮志的意思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