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猪填量词一个:关于农村养猪的回忆与思考

一何猪填量词一个:关于农村养猪的回忆与思索

在江汉平原的农村,养猪是一项传统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冬至时节,杀年猪更是家家户户的盛事。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乐于助人,帮邻居杀猪,回来后眉飞色舞地向母亲描述当时的热闹场景。记得他常常提到“今天帮忙杀的一匹猪真阔气,板油有一寸多厚。”这让我不禁思索,何故我们家总是用“匹”来形容猪,而不是“头”呢?

根据母亲的说法,这种称呼是祖辈传下来的习性。或许是由于过去的猪都是放养的,灵活敏捷,像马儿一样跑得飞快,因此老一辈的人便将猪的量词称为“一匹”。这种特殊的称谓不仅反映了农村的养猪文化,也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

每年春天,母亲都会满怀希望地到镇上的猪行挑选两只猪崽回家。她认为两只猪抢食,长得快。小猪刚回家时是圈养的,等它们长到百把斤后再放到宽阔的野草地上。这样的天然环境本应有利于猪的健壮成长,但不知为何,我家的猪总是长不大,要么病亡,要么意外而终。

记得有一年夏天,父母忙着“双抢”,却发现两只猪崽掉进露天积肥坑里淹死了。那时正值菜地里青黄不接,父母没舍得扔掉,便请来邻居将猪处理干净,做成了一大锅美味的猪肉。虽然那时没有冰箱,肉也容易坏掉,但大家还是一顿吃完了。母亲在烧水刨猪毛时,流着泪却依然忙碌,猪肉熟了后,她含泪吃了两碗饭,甚至在众人散去时,仍和父亲开玩笑,渴望着能在过年时杀年猪,体验那种热闹的气氛。

岁月流逝,父亲因病去世,家乡的养猪业也因新农村建设而逐渐消失。多年后,我领到第一笔年终奖,便买了一匹300多斤的大肥猪送到乡下的舅舅家,接母亲一起杀年猪。那天,阳光明媚,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忙着、笑着,整个经过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将这一切录了视频,母亲回家后常常观看,眉眼间流露出满足的笑容。

拓展资料来说,养猪不仅是农村的一项传统,更是承载着家庭情感与记忆的活动。通过一匹猪的故事,我们看到了父母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也感受到了那份浓厚的乡土情怀。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些记忆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