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也谈“敢于正视”
高考频道公布了2017年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也谈“敢于正视”,不论高考让你经历了何,朋友们都应该坚信未来的日子还长,加油!
鲁迅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可谓要言不烦,意旨深远。当今时代,尤其需要鲁迅样猛醒的灵魂,尤其需要敢于“正视”的灵魂!
何为“正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等语,可与“正视”互解。其一,“正视”即是正面直视,不回避;其二,“正视”蕴含勇猛精进的用世灵魂,不畏葸卑怯;其三,“正视”体现舍我其谁的担当觉悟,不怠惰消沉。在鲁迅的笔下,那些敢于“正视”的人是“真的猛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快乐者”。可见,“正视”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灵魂,一种情怀!
在鲁迅看来,为打破旧社会的牢笼,必须要有成千上万的“猛士”,以“我以我血荐轩辕”之决心奋斗和抗争。他们必须敢想,才有机会看到“微茫的希望”;他们必须敢说,即使会遭围追堵截以至“躲进小楼成一统”;他们必须敢做,即使他们知道未必会有鲜花奉献至他们死后的坟前;他们必须敢当,大丈夫生于天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拒绝“正视”的时代必将一个堕落的时代!
这个时代,鲁迅似乎被渐渐遗忘了,遗忘了鲁迅的时代似乎真的洒满阳光。然而,我们在物质生活极大提高的光鲜华丽的背后看到了隐忧:大众正肆无忌惮地攫取着有限的资源,更有着对绿色环境巧取豪夺地占有,腐败正给民族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高铁上或是何娱乐场所、休闲广场之中,大众正为新生活、新资源而廉价地售卖着道德……鲁迅是不该被遗忘的!大众应该重拾“正视”,正视传统、正视道德、正视文化、正视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的基础教育!
“难题”是不能回避的,被无视的“难题”可能深埋“地下”,在数年之后成为新时代文明的“地雷”。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天翻地覆,但中小学生自杀难题日趋严重,难道仅仅是要关注孩子积极的心情?近乎完全功利的教育理念正在使教育走向远离生活尊严的“迷途”!著名的“山东辱母杀人案”所反映的仅仅是伦理与法律的纠缠?大众关注的也许不应仅仅是于欢的改判,而是事件背后可怕的道德与人性!近日发生的“刘国梁被退休”事件难道仅仅是一次教练员与队员的“意气用事”?面对血性的拼搏男儿,制度与权力是否应具有人性的温度……
毛泽东曾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吞吐天地的强大自信来自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与胆魄,而这智慧与胆魄也正是源自直面历史与现实的“正视”态度。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从不躲避,从不妥协,从不胆怯!
那么,树立大时代自信,请从“正视”开始!
2017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满分作文6篇,7、8百字的
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是李清照的一句词,也不愧是李清照的词,写出了李清照的特殊心性和不俗气质。何必去寻求和别人一样浮华艳丽的外表,没有脂粉钗裙,我自有我的一番理想和志趣!当别的女子还在闺阁描眉画鬓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读四书五经了。当别的女子穿针引线做女红的时候,李清照已经在吟词作赋了。当别的女字柴米油盐的时候,李清照已经牵着丈夫的手行走在金石古玩的巷尾街边了。因此,李清照成为了名垂青史的一代女词人,而其他“浅碧深红”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人和人是相同的,然而又是不同的。在众生当中天然有大多数认可夸赞的地方,然而你是否要和它们一样呢?李清照的回答是——不要!
而要有对特殊自我的认可和自信!
希腊神庙镌刻的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意在告诫大众,不要被外在全球所迷惑,要反求诸自己的内心,不断认识和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真诚性和特殊性。只有特殊的自我才是无人能匹敌的,这与李清照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异曲而同工。
对特殊自我的认可,可以不畏惧流俗,就像李清照一样。更可以成就一番伟业。比如说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当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完全领导地位的时候,他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抒发的正是自己在这纷乱的时代中特殊的自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有才学,然而还是不如我辈啊!这是何等的自我肯定!坚信凭借自己特殊卓越的才能,定能开拓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有这样的自信,不是凭空中来,天然需要有获取它的途径。《周易》里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那就是君子的不断进取!伤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那么智慧的孩子泯然众人矣,实在可惜!个中缘故,不外乎是恃才而不努力!每个肯定特殊自我的人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就事业的君子,当是自强不息,坚贞而后才能自信的。李清照的“不须浅碧深红色”,凭借自己的是内在的浓郁的诗书的芬芳,毛泽东的“还看今朝”凭借的是对中国形势长期的深思熟虑,深谋远虑。因此,能自称第一流也不是任性而言的事务。
李清照,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就写出了这样的豪迈的句子,不由的又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么现在的人呢,是不是当也如毛泽东的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66团友望采纳了!!
材料中主要提到了语文进修的影响和语文进修的途径。题目的要求是从自己的语文进修历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出发,对语文素养提高的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操作”,进行分析比较。故作文的写作路线可由三种方式的优缺点入手,举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方式与其他两种进行比较,表明自己的见解;也可从全面的角度来看,比较后得出语文素养要从各个渠道进行提升,三个途径都不可缺。但作文一定要从自己在语文进修中的心得体会出发。下面内容立意仅供参考:①课堂进修得到的智慧更为精华,但内容有限;课外进修扩大了智慧面,但智慧不成体系;社会操作得来的智慧更好领悟,但信息优劣难辨。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课堂、课外和社会操作三个途径都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