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启示类的作文600字 关于自然启示类的书籍

一、天然启示的资料改写成发现(作文)

无论全球上多么有名的老师都不及大天然这个“老师”厉害,它从很多事物上给了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下面就来讲一讲含羞草带给我的启示吧!

有一次,我买了一盆含羞草,想试一试它是不是真的会“害羞”。我先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轻轻地摸了了一下它的叶子,没想到它立刻吧叶子合上了。我又用力用力碰了一下它的茎部,茎也弯了下了。我既奇怪又兴奋地看着它,难道它真的会“羞”吗?我想知道这种现象背后的缘故。于是,我就四处去问,问爸爸,问妈妈…

当然,我自己也没有放弃努力。我终于明白了!我在网上查到了:原来含羞草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从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叶子就会自动合上。

含羞草不但让我明白了一些科学现象背后蕴含的科学智慧,还给了我一个更重要的启示:如果仿照含羞草的特点,制造一种机器,每天挂在身上,遇到各种风雨、威胁,就像含羞草的叶子一样,可以把人包起来,那样人就不会受伤了!

二、以“峰”为主题的材料作文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天然奇观。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秀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特别壮观。这就是被大众称为“雾凇”的奇观。

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凇结构紧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块,而晶状雾凇结构比较松散,呈较大的片状。吉林的雾凇就属于晶状。它是在吉林市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天然形成的。从吉林市区溯松花江而上 15公里是丰满水电站,冬季江水通过水轮机组,水温升高变暖,每到数九隆冬从水轮机组流出的水仍有4℃,江水载着具大的热能,形成了松花江几十里缓缓流经市区不冻的奇境。从水面源源不断地蒸发出水气,整个江面白雾腾腾,久不消散。沿江长堤,苍松林立,杨柳低垂,在一定气压、温度、风向等条件影响下江面上蒸腾的雾气遇冷凝成了雾凇。

雾凇之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在“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大约在夜里十点多钟,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滚滚而起,不停地向两岸飘流。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 时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

三、求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桃树每年开花结局,诱惑就悬挂在我头顶……

(楼主这是我亲手打的? 拜托采纳)上个星期六,我和表弟也参加了妈妈单位的集体活动——去奉化萧王庙“天下第一桃园”摘桃子。

这天起了个大早,我们的热诚都很高,一路上说说笑笑,我脑子里还不断想象那秀丽的桃园……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绕了几圈,到了山顶,我们又走过几条小路,就来到了望果亭,站在上面向下望,萧王庙镇的所有景色都收在眼底:山间云雾缭绕、热闹的街道、还有一间间草房和瓦房,虽然不像城市里那样繁华,然而,天然,而有生气,犹如仙境。

望果亭周围,都是桃林,带路的桃农告诉我们此处叫做“桃源”。我向后转过来,放眼望去,那一片“桃山”简直成了“桃海”。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那红的、黄的、绿的……绚丽缤纷,披着蒙蒙的雾,着实迷人。

随着桃农的一声指叫,我们便“开工”了。我和妈妈一组,妈妈拿着小篓子,我挽着妈妈的手,钻进了号称“天下第一桃园”的林子,我有些紧张,由于地上全是小虫子和蚂蚁,哇!山里的蚂蚁怎样这么大呀?跟小蟑螂似的,有一只还爬到我的脚上来,我把脚一甩,那只蚂蚁便无影无踪了,真让我吓一跳。然而,我鼓足了勇壮,终于把注意力移到了桃子上,我一下子找到个大桃子,接着,双手用力一拉,就摘下来了。我仔细一看,这个桃子黄中透红,看起来水灵灵的,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用手一摸,糙糙的;我用鼻子一闻,淡淡的芳香扑鼻而入,使人心旷神怡;终于忍不住了,我刨了皮,尝了一口,又甜又酸又香,真不愧是闻名中国的奉化水蜜桃呀!大家都挑大的摘,好象在抢桃子…

我和妈妈摘满了一篓,人人脸上带着笑容满意而归。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