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他们不只是见证人,还是答卷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

编者按:
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中,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众多经济、农业、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不只见证了这份“成绩单”,还是答卷人。他们,在见证中参与,也在参与中持续见证中国产业扶贫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的“山海情”
记者 吴志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了‘万企帮万村’,我们真没想到,大家都兴奋极了。”3月3日,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在电话里对本报记者说。
这已是习近平总书记第10次在讲话中提到中国民企开辟的“万企帮万村”之路。“万企帮万村”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英明论断,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在四川的大凉山,“万企帮万村”行动让这里的人们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一步跨千年”的幸福生活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2016年,陈放到凉山州布拖县火灯村调研“万企帮万村”。火灯村2015年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310元。“彝族群众家里除了火塘,什么也没有。统战系统给彝区捐赠光彩‘六件套’,包括储物柜、碗柜、衣柜、餐桌、椅子、电视机等都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可想而知当时那里群众生活的窘境。”他说。
陈放告诉记者,凉山当地企业好医生集团与火灯村结对帮扶,帮助村民开辟了种植中药材附子的生财之道,如今,火灯村的附子“万元户”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陈放依然清晰记得,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省昭觉县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并在川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这一年的下半年,四川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重走凉山扶贫路”活动,100多家民营企业、商(协)会与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的167个贫困村建起“万企帮万村”帮扶关系。
凉山不再凉了,民企与凉山紧握的手暖暖的。陈放最后说:“好医生集团的耿福能同志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企业家当中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在宁夏,“百企帮百村”活动结下了“山海情”。近期热播的电视作品《山海情》生动演绎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中“闽宁合作”模式的故事,其中有闽商到宁夏投资的小片段。
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主席何晓勇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说,宁夏和福建建立了两省区工商联主要领导定期沟通机制,建立了800万元“闽商援宁光彩资金”库,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等,已惠及5市10个县(区)2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00余人。
刚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在云南红河见证了人间奇迹。
他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的“山海情”始于2018年9月。春秋航空与红河县的3个国家深度贫困村以及绿春县中学结对教育扶贫;在红河州招聘了35名空乘人员,月平均收入达到1万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3月3日委员报到日,王煜接到了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扶贫办副主任张耀华问候“王委员”的电话。
一通电话,勾起了王煜第一次到红河的记忆,他依然清晰记得两年前红河州红河县车古乡利博村的样子。“我们到了昆明再开车7小时,绕过一座又一座山头才到县城。接下来,必须换越野车,又经过3个多小时,才到利博村。”他说,当时的第一感受就是,走出大山,太难了。
王煜举了一个例子说,学员李慧鑫家是绿春县三猛乡巴东村委会则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4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土坯房里,真的是家徒四壁。家里养猪种茶,也就顾个糊口。”
“现在,李慧鑫1个月的收入抵得上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王煜高兴地说,慧鑫家已易地搬迁出来,住上了政府补贴的新房子。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据“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12月底,12.7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3.91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7.32万个);产业投入1105.9亿元,公益投入168.64亿元,安置就业90.04万人,技能培训130.55万人,共带动和惠及1803.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使命转换,民企实业报国的初心不变。王煜深情地表示:“见证和参与了中国摆脱贫困的历史,我何其有幸!我们要进一步发扬企业家精神实业报国,同时,尽己所能促进贫困人口的长效脱贫。”

脱贫攻坚里的“中国之治”
口述/徐福顺 整理/记者 崔吕萍
2013年5月至2018年底,我在国务院国资委工作期间,负责联系国资委机关和中央企业扶贫工作,有幸亲身参与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伟业。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党全国引发热烈反响。我情不自禁地回顾自己的扶贫工作历程,深深为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感到自豪和骄傲,深刻体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深刻感受其中蕴藏的伟大力量、伟大精神,必须弘扬光大。
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大“秘诀”。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根本上打破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千年枷锁。
脱贫攻坚的胜利,蕴藏着“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的丰富内涵。要认真学习领会“七个坚持”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和24字脱贫攻坚精神,倍加珍惜我们所处的这一伟大国家、伟大时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央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践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全力以赴投入脱贫攻坚战。我们累计在贫困地区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超过千亿元,其中无偿帮扶资金540多亿元。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一支314亿元规模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派出挂职扶贫干部3.7万人,先后有19名央企扶贫干部牺牲在工作一线。定点帮扶的24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承担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1.2万个各类扶贫点任务全部完成,145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评选表彰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上,巩固成果、接续奋斗,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
(徐福顺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

产业扶贫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记者 孙琳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位于郑州荥阳的古柏渡丰乐樱花园盛装开园。看着12万株国樱尽情绽放,粉染黄河两岸,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绿色中原集团董事长宋丰强感慨万千。
26年来,生长在黄河边的宋丰强沿着河南郑州黄河滩区不断深耕农旅、文旅项目,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沿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出了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沿黄景观,先后建成了3个4A级景区和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有效带动了沿黄老百姓走上了富裕路。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路走来,宋丰强最大的感受便是: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要实现产业振兴。
脱贫攻坚时期刚扶持起来的一些乡村产业基础还不太牢固,为防止刚脱贫的农民和农户返贫、刚扶持起来的产业“倒车”,宋丰强认为,应继续给予政策巩固,对刚扶持起来的产业扶贫项目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筑牢产业根基,才能持续发挥产业效应。
产业振兴,更是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乡村振兴旺不旺、本土能人要先上。为此,宋丰强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提案》。
宋丰强期待,能培养出更多的农村优秀年轻干部,选拔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返乡农民工、回乡大学生,使其真正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好干部。通过有效整合村集体闲置的“四荒”土地和废弃场所进行股份制合作,盘活集体资产,实现土地经营收益最大化。这样就能围绕村域特色产业,创办多种形式的服务实体,增强乡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展望“十四五”,宋丰强表示,我们必须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乡村振兴少不了农科之力
记者 李元丽
“2021年2月25日,是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载入史册的日子,这日子让我永生难忘。”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奋进在农业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有幸见证中国奇迹,备受鼓舞;有幸参与脱贫攻坚,倍感欣慰;有幸奋斗乡村振兴,使命和信心倍增。
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跟农业科技打交道的李学林,仅去年一年就跑遍了云南省的16个市州和60多个县,为的就是在与农户的近距离交流走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希望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摸清云南省农业发展的家底,对农村地区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现状进行系统性总结与效果评估,为未来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针对性研究。”
李学林还表示,我们还组织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为全省11个直过民族或人口较少民族编制“乡村产业发展科普丛书”,列出了云南省500余项适用技术及相关政策的小册子。
同时,结合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全院还组建了23个产业指导员服务团,为农户上门提供农技培训、推广实用技术。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依旧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决心和归心。”李学林的理解是,当前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从脱贫攻坚到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对象从群体到全体、范围从区域到全域、标准从绝对到相对、性质从特惠到普惠,农业科技工作者应继续主动担负和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推进农业科技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叠加、孵化、先锋作用。

听了村民送他回京的方式,我落泪了!
口述/王会生 整理/本报记者 崔吕萍
从电视里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特别激动,特别感慨,往日扶贫点点滴滴,都在眼前闪现。我们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这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中华民族的光荣。同时,我也为亲身参与了这件事而感到非常幸运。
1994年,国投集团成立,成立后不到10天,国家就给我们布置了扶贫任务,陆续将贵州、甘肃4个县的扶贫工作交给了我们,后来这4个县都顺利实现了脱贫。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教育扶贫这件事。我们要求所有下去挂职的同志,都要给当地建一所希望小学,后来这一点成了国投扶贫不成文的“规矩”。有一次我们到贵州一所希望小学去看望师生,眼前是崭新的教室、崭新的宿舍、崭新的被褥、特别干净的食堂,那些孩子见到这样的学校,眼睛都是亮的,跟我说,“谢谢您,王大大!”我赶紧说,不要谢谢我,这次来的是王大大,下次来的可能是李大大、张大大,这些不重要。但你们只要记住,这是共产党给你们盖的学校,就够了。
我们扶持了很多贫困学生,相当一部分后来考上了大学。他们给国投写来的感谢信我每封都会认真看,也几乎每次看完都热泪盈眶。他们说,“没有你们的资助,我们永远走不出大山,更上不了大学。”
再说说产业扶贫,我们当时成立了两只基金,一只是央企扶贫基金,另一只是企业扶贫基金,这两只基金的投资足迹遍布当时国内所有深度贫困地区,既给当地扶贫提供了助力,通过投资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这些收益像滚雪球一样,继续用于扶贫、用于乡村振兴。
还有就是挂职干部,国投先后派出几十名干部,他们在公司里工作优秀,但个人风格并不突出,后来在村里干上一段时间,再见到他们,我发现他们在群众中特别有威信,个个是顶天立地的人,不仅帮助地方脱贫,还把央企好的理念和作风传递过去了,很多案例令我感动。比如有个干部,他已经在村里干了两届了,届满之后,村民不舍得他走,最后他还是服从安排回来了。他回来以后告诉我,他是晚上的飞机从甘肃回北京,村子位置在航线下方,村里人知道他飞机线路能经过村子,就在村里拿火把摆出了一个“心”形,他在飞机上一眼就看到了,我听完落泪了。
(王会生系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原董事长)

脱贫攻坚产业帮扶不能松
记者 王金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指出,“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热情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蓬勃开展。”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说:“这充分肯定了民营企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积极作用,让我们备受鼓舞。”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侨联主席朱奕龙表示,正是秉持着脱贫攻坚精神,宁夏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其中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说到发展产业,刘劲松深表认同。他介绍说,河北省工商联重点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我们着重抓好村企结对帮扶,会同河北省各市、县工商联逐个对7746个贫困村进行排查,组织民营企业投资130.45亿元,实施2920个产业项目,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我们还先后召开2次河北省消费扶贫大会,指导中冀扶贫基金会开展线上消费扶贫。
宁夏地区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朱奕龙介绍,比如:宁夏固原彭堡镇建设“互联网+农业”平台,为村民拉了宽带,种植户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市场行情。还探索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彭堡镇冷凉蔬菜的规模化发展。
朱奕龙认为,精神所在,就是力量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将脱贫攻坚精神贯彻到底,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说到今后的工作,刘劲松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切实在产业、就业和增收上下功夫;实施民营企业‘回报家乡’行动,还要充分发挥中冀扶贫基金会作用,继续加大对产业帮扶项目的支持力度。”

为“三位一体”扶贫大格局叫好!
口述/磨长英 整理/记者 吴志红
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终于在中国终结,非常伟大。我们的政策、措施是精准到位的,中国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多方力量、多措并举有机结合并且互为支撑。
我在广西天峨县六排镇令当村令当屯二组帮扶了一个因残、因学而致贫的侗族家庭。一家四口,父母是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两个孩子上学,当时几乎可能辍学。
2016年我们开始帮扶。帮扶力量中既有来自政策、政府方面的力量,也有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我是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干部一起资助他们;他们享受到了各类帮扶政策,例如全家享受A类低保、产业奖补,子女在读书期间享受雨露计划、和合基金助学金等;2018年9月,村里又给他们家安排了一个保洁员的公益性服务岗位。
2020年,这个家庭纯收入43984元,是2016年的3.75倍。女儿读了中专,当上护士,儿子读了高中,当了兵。家庭稳稳地脱贫了,更美好的生活不再是幻想而是近在眼前。
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民营企业家参与进来,成为社会扶贫的中坚力量。我特别有体会。
广西山高谷深,我们政协和工商联的扶贫队伍曾在环山公路上出过车翻人伤的车祸,这阻挡不了我们的扶贫步伐。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最有效。广西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成立了广西和合济困助学基金,目前已帮助了8000多个孩子。
一大批企业到农村开扶贫车间,把能用手工干的活放到了扶贫车间;有的企业建好猪圈、羊圈,配送种畜给贫困农户,组织他们学习技术,回购他们的产品,让他们有了内生动力。
这5年,一大批民营企业与脱贫攻坚战一道走过来,对国家与人民有满满的家国情怀,是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队伍。
我们与民营企业家一起经历扶贫大考,我们每个人都一往无前,团结协作,都经受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体力的考验。我们作为参与者、亲历者,既十分荣幸也很励志。“十四五”开局,我们将一如既往,投入“万企兴万村”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磨长英系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
编辑:莫愁
审核:周佳佳

打赢脱贫攻坚战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