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资深心理咨询师。
从 2003 年开始,张玲在心理学这条路上走了十四年。
「平静和耐心」,这是 60 岁的张玲如今拥有的智慧。她的学生说,张玲老师最可贵的是「真诚,越来越透彻」。
她是被心理学滋养过的学者。同时,她也滋养和温暖了无数的心灵。
这是盐计划(Project Salt)第25篇人物专访
?撰文 / Lan
生命力
张玲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从小学开始就闹文革。「应该说是没上过小学,没上过中学,没上过大学。基本上就是自学。」
1977 年恢复高考,张玲没考上大学,第二年,她报考中专学医。没教材,缺老师,「慢慢自学这个,自学那个」。在华中科技大学,「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喇叭里放广播,学生们就端着饭去操场蹲着,边吃饭边学外语。」
时代特殊的经历,让张玲对「变动」有了更多平常心。在她看来:「生活发生什么都很正常。」
最早关注心理学,是在铁路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时候。铁路部门抓安全生产,强调火车司机责任重大,因为他们手上的刹档,关系着几千人的生命安全。张玲想到的则是:火车司机的工作压力这么大,谁来关心他们的安全,谁来关心他们的内心状态?
换位思考,人文关怀,张玲开始了她的心理学之路。五年时间,大量跟踪调查,张玲成了我国「关于火车司机心理健康研究」项目的探索者。
2008 年到 2010 年,张玲受聘为中科院心理所驻北川中学心理援助工作站心理服务志愿者,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心理重建。
当时的北川,是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几乎每一户居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亲人故亡。再有平常心的人,到了这里也会变得敏感。张玲说,第一年的时候,空气中间都弥漫着死人的味道。
地震,人跑出来了,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北川中学三千多名学生,只有一千三百多名学生生还,还有很多伤残和孤儿。
一名老师患阑尾炎,必须马上住院。他身上只有五六块钱,只能找学校借钱。当地的一家机械厂接收灾民,把他们安置在临时的板房,有口饭吃,搭了个板房教室可以上课。其他,一无所有。
巨大灾难后的重重创伤,他们都在经历。一位美国来的心理专家跟张玲谈心理重建。张玲指着周围垮塌的山缝,一道道开裂的口子,她说:「你看这里,这里人们的心啊,就像山一样,都有一道道裂缝了。」
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裂缝之下,巨大创痛之后,人们是怎么顽强地重建自己的生活:
走到垮塌的房子前,把砖搬回来,清理干净。一块砖,八分钱,卖给重建的工地。
去残破的家里淘家具,把衣服翻出来,清洗,放好。
「是不是有一天我会有一个新家,我可以把东西放在那儿?」希冀如此,人们心里慢慢地踏实起来。
生命的重量,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再难,生命都能活下来,去找到未来的希望。」
敬畏心
「做我们这一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特别敬畏每一个生命。」
北川归来,张玲坚持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个体咨询显功力,也考验人。这是一个寂寞的工作。「能不能去贴近一个生命,能不能去理解他,能不能用你的专业理论去实实在在地帮到一个人?」「你来了,带着一个问题来。那么,我这个生命能不能影响你这个生命?」
带着思考,张玲把心力倾注心理咨询工作中。从大脑集中到每一个清晰的吐词,咨询师既是旁观者,又是局中人。她直言:「其实我自己受到的教育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帮助他人心理疗愈的同时,洞悉到生命的本质,认清自己,并且越来越轻盈。
「我们的工作需要走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去寻找那些需要关怀的角落,去看到他,和那个他自己都觉得我没办法在那儿待的地方,和他待在一起,去陪伴他。」张玲相信,无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都是他一路走来生命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积淀到今天的一个呈现。
「每一个生命,无论他活得好还是不好,他都一直在努力向前走。这种努力、这种生命的呈现,应该被尊重,被关怀,被欣赏。」
这是基本态度。
做了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张玲还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初学者的态度。她每周很规律地工作、生活,那是一种缺少变化,日复一日的状态。
没有娱乐,没有应酬。「周一到周五,就当一天过,就是工作和休息,要分析案例,要学习,要思考。周日晚上,会带一个学习小组。」
她对自己要求严格:
不能语塞。
「我跟你一边谈,我就一边想,你这个人是怎么样的——我脑子里在不断地构建。」
要有好奇心。
「我走进你,因为你是独特的生命。要有婴儿一般的好奇心。你们去看看婴儿,婴儿看东西他就真的是在看。」
放下自己。
「这是你为另一个人而存在于这一刻。你深入到另一个人的心里去,去跟他一块到他内心世界去逛,慢慢地去感知,去体验,把这个事情弄清楚。」
张玲说,「我自己是这个态度,跟我学习好几年的心理咨询师,也要有这个态度。没有这个态度,就不要做帮助人的工作。」在这一点上,她态度强势,甚至有点「倔」,是一种难得的坚持。
她深知,「如果你很浮躁,对生命的态度功利,实际上会给别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麻烦。」
艺术疗愈
始终是平稳而有耐力之人。
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心,张玲参与「一人一故事」剧场,开启对艺术疗愈领域的探索。
「一人一故事」的表演更像一场分享。一位领航员,一位乐师,若干表演者。现场观众说出自己的故事,表演者即时呈现给观众。在演出开始前,角色安排、出场顺序、台词动作等,一切未知。
张玲回想:「在北川,看到众多生命的故事被分享出来,自己得到极大的鼓励,也给很多人继续生活的希望。」当学生陈露提出做「一人一故事」剧场时,张玲毫无犹豫地表示支持。工作再忙,她也愿意挪出时间来做这件事——因为真实。
她看重这份真实和朴素。
生命又是由一个一个故事构成,如果他的故事能够被倾听,被分享,被予以美的形式去呈现其中的意义,那就是一种尊重和理解。通过演绎,也许能够理解到当事人在经历中没有意识到的东西。
当人们把自己零碎的生活片段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内心就在建立一个架构,就在建立一个次序,寻找其中的意义:「我自己生命的内在需要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我是怎么经历过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对心理会有疗愈作用。回过头来再看一遍,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当时我那么难,我都那么坚强地走过来了。我不是只有难,我还挺有力量的。」
既是表演,又是回溯,更是反思。
▲ 张玲(右二)和表演者
作为领航员,张玲和每一位团体成员,共同去体验生命。戏剧本身所需要的突破,也在拓展她自己的生命空间:
「有一次戏剧练习,我演一个跋扈的企业老板,他们都说演得不像。但我看 David Johnson 博士做戏剧疗愈,无论是什么角色,他都能马上进入角色,能真切让你体验到角色的心理感受。」她再一次感慨:「所以我们真的都是初学者。」
没什么光环,没什么荣耀。「一人一故事」的小剧场,甚至容纳不下 200 人。「虽然是很小的起点,受众也不多,但我们生活里应该多一点这样的东西——在众人都追逐名利的时候,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沉下心来,去谈谈我们真正的体验」。
作为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她有过很多荣誉,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铭记》、《社会与法》节目。她并不太愿意提及这些,反过来,她质问自己:「荣誉又有什么用呢?」
「作为回顾,有它的记录性。但我始终觉得,我们缺乏沉一些能沉得下心来做一些实实在在事情的人。」
她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表演的形式,能让社会多一点人文关怀,「可以沉下来,安安静静地体验生命的内在。」
「你的心,需要沉在里头。」
部分采访实录
盐计划×张玲
Lan:怎么定义自己?
张玲:开始做心理咨询时我就发现我很喜欢这件事。谈及将来会怎样,我说我就是一个目标,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
就这一个目标,就围绕这一件事。
到现在,我觉得应该把「好」去掉,就做一个心理治疗师。
能成为一个心理治疗师,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有了这一个目标以后,其他东西都是附带的。
我欣赏一位世界银行的行长,有人说他的理论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能是华人里面第一个获奖者。但他说,作为一个学者,其实不应该去考虑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学者需要考虑的就是专业问题,至于专业最后被外界赋予一个什么荣誉,那是外界的问题。我很同意他这句话。
做心理疗愈,实际上只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能不能把治疗做得更好。至于外界给你一个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我得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咨询师。我觉得能和这个称呼相称就已经非常非常难,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
Lan:每年会花多少钱用于学习心理学?
张玲:我现在收入高一点了,占比就小一点。头几年就根本不够,还要家里贴钱。搞心理学的都这样,头几年都是入不敷出。我现在大概一年会投五万块钱用于各种学习。我还是比较偏重自学,很多人在这方面的投入比我还多。我学了一点东西,就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再去汲取新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我的特点。走到我这一步,可能都要花几十万吧。用这个学费,买栋不大的房子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也不能光把这个花费定义于学习吧。一方面,我自己在成长;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有些人的享受就是旅游,有些人的享受就是去按摩,我的享受就是去学习,去享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去看看。
实际上,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可能都是我在家里能够学到的,但是实实在在地去体验,去看那些老师,看看那些世界上一流的大师,去看看他们怎么工作的,去看看他们的人生态度,去跟他们的情感、灵魂做一个碰撞,我现在更偏重于这个方面。
Lan:您最近在跟 David Johnson 博士学习艺术疗愈?
张玲:Johnson 是戏剧治疗发展转换法的创始人。他认为人都想寻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因此害怕冒险。这种害怕禁锢了我们的发展。他就选择用戏剧的形式让你学会去玩,去不断冒险,用不同的生命体验,让你慢慢地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改变。
Johnson 在美国做得很成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发展转换法」。他是一个大概 70 岁的,身高两米的一个老头。你会感到他的稳定的内力,以及对人心的洞察力。如果让他演一个五个月大的婴儿,他就坐在那儿,真的就是一个婴儿。如果演同性恋,他就能变成一个同性恋。他能随时变成搬运工,变成一个 waiter,变成一个老板,一个父亲。他对生命的体验会让你觉得真的就是不一样。
同时,你只要站到他面前,对他做几个动作,跟他说几句话,他就能体验到你此刻的内心状态,你用你生命的什么状态在面对,你希望他是怎么样——他有这样的洞察力。
这个是在书上学不来的,只有去体验,去跟着他练。
能有这样的机会,我真的是很幸运,这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
编辑|代号H
正文图片由张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