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是何意思: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全面解析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简称ESD)是近年来在消化体系领域内迅速提高的微创手术技术。它为治疗胃肠道早期癌症及癌前病变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且有效的疗法。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解析ESD的含义、优点、适应症与禁忌症、基本操作步骤以及术后护理,以加深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领悟。
ESD的基本概念
ESD是一种通过内镜技术进行的微创手术,特别适用于治疗消化道表层病变。该技术采用高频电刀及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与其下方的正常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实现完整切除病变的目的。
ESD的优点
ESD相较于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具有多个显著优点:
1. 创伤小:ESD手术相对较小的创口,不会改变消化道的结构,避免了外科手术可能带来的创伤和术后生活质量的下降。
2. 多次治疗:患者可以接受在多个部位的多次治疗,不必面对大的创口和术后恢复时刻。
3. 完整标本:通过完整切除的方式,医生能够获取全组织病理标本,便于后续分析与评估。
4. 高切除率:对于直径大于2cm的病灶,ESD能够实现较高的完整切除率,显著降低了局部复发的可能性。
5. 良好疗效:相关研究表明,经过ESD治疗的胃早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6%以上,其疗效可以达到肿瘤治愈的标准。
ESD的适应症
1. 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对于直径大于2cm的胃肠道息肉,ESD是适应的治疗方案。
2. 早期癌症:无论病灶的大致及位置,只要没有淋巴转移,均可考虑进行ESD治疗,例如早期胃癌、食管癌及结直肠癌等。
3. 黏膜下肿瘤:直径大于2cm的消化道黏膜下隆起肿瘤也应考虑进行ESD治疗。
ESD的禁忌症
在某些情况下,ESD并不适用。下面内容是一些主要的禁忌症:
1. 病变隆起试验阴性:若注射生理盐水后没有明显隆起,提示粘连风险,可能会导致术中穿孔。
2. 抗凝剂使用:患者在进行抗凝疗法时,需要等到凝血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考虑ESD术。
3. 技术难度:如果在剥离经过中技术难度过高,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耐受性下降,影响手术的进行。
ESD的基本操作步骤
ESD的基本步骤大致分为下面内容几许环节:
1. 标记:使用针形切开刀在病灶边缘进行电凝标记。
2. 抬起:在病灶边缘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使病变明显抬起。
3. 切缘:沿病灶边缘切开黏膜,处理可能出现的出血难题。
4. 剥离:使用IT刀或HOOK刀沿切缘对病变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并切除病变。
5. 创面处理:在剥离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创面,如止血并确保治疗完全。
上述步骤要求医生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盛的临床经验。
ESD的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于确保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几许方面:
1. 监测与观察:术后需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确保随时处理突发情况。
2. 饮食管理:术后禁食48-72小时,接着逐步过渡到流质和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3. 心理支持:术后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4. 定期随访:ESD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通过内镜检查来监测创面愈合及复发风险。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ES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具有丰盛适应症的新型微创内镜技术。通过对胃肠道表浅病变的准确切除,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小编将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ESD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相关的健壮难题,不妨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更为详尽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