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德奥德赛的故事?
《伊利亚特》《奥德赛》的故事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
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他们调集 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 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到了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喀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喀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喀琉斯愤而退出战斗。
《伊利亚特》的故事就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描写那第10年里的51天的事情。由于阿凯亚人失去最勇猛的将领,他们无法战胜特洛伊人,一直退到海岸边,抵挡不住伊利昂城主将赫克托尔(帕里斯的哥哥)的凌厉攻势。
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喀琉斯和解,请他参加战斗,但 遭到拒绝。阿喀琉斯的密友帕特罗克洛斯看到阿凯亚人将要全军覆灭,便借了阿喀琉斯的盔甲去战斗,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但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
伊利昂的老王(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到阿喀琉斯的营帐去赎取赫克托尔的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伊利亚特》这部围绕伊利昂城的战斗的史诗,便在这里结束。
《伊利亚特》只写到赫克托尔的死为止,可是据《奥德赛》和古代希腊的其他作品的描写,围绕伊利昂城的战争还继续打了很久。
后来阿喀琉斯被帕里斯用箭暗杀射死,阿凯亚人之中最勇猛的首领埃阿斯和最有智谋的首领奥德修斯争夺阿喀琉斯的盔甲。然而,埃阿斯被酒神狄俄尼索斯附身,失去理智,奥德修斯取得了胜利。后者清醒后觉得羞辱而自杀。最后奥德修斯献计造了一只大木马,内藏伏兵,特洛伊人把木马拖进城,结果阿凯亚人里应外合,攻下了伊利昂城,结束了这场历时十余年的战争。史称木马记。
离开本国很久的阿凯亚首领们纷纷回国,奥德修斯也带着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乡伊塔克出发。从这里就开始了以奥德修斯在海上的历险为中心的另一部史诗《奥德赛》的故事。
延伸阅读
凡俗与神圣的区别?
涂尔干和伊利亚德将凡俗事物与神圣事物视为截然对立的事物。实际上,凡俗事物与神圣事物并不一定是截然对立的。就广州中山纪念堂而论,它是凡俗空间,也是神圣空间。作为凡俗空间,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举办政治活动和文娱活动的场所。作为神圣空间,广州中山纪念堂通过象征物体的营造、规范与禁忌的实践以及个人与集体的神圣体验建构了神圣性。
世俗与神圣读后感?
读完《世俗与神圣》这篇文章后,我深刻的感受到:
在现世的生活中:神圣与世俗的对立共存、或对立并存,大体是通过“象征”达到,伊利亚德称之为“神话模型”神圣对于宗教的范畴而言,不单只是神祇、超自然等超越的观念,而是在宗教中,领悟生命、真实、实际、 真理等相关的理念。
神圣透过世俗之物,能意识到存在的秩序,而这些所谓的秩序, 是借由世俗之物——神圣的隐蔽者,借由宗教而引发出神圣的灵验;因此,伊利亚德提出神圣与世俗对立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