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出自何处?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意思是说,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因此行一件事之前,必先有知,行者必以知为前提。再浅显些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种食物的味道,除非以自己的舌头去品尝,以自己的心体去体会,否则无法知道它的真味。事同此理,没有亲身的经历,也无法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二、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是何意思?
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的意思: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
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智慧。智慧必须从操作中取得,从而获得真知;而要取得成就,则必须拥有更多的智慧。
三、“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的出处是何处?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出处《荀子·儒效》。
大意听说过而没有亲眼见到,虽然听得很多,必定会有许多是错误的;见到了而不能领悟,虽然记住了,必定会有许多是虚妄的;知道了而不去施行,虽然智慧丰盛,也必定会遇到困扰。
提示在古人看来,耳闻、目见、心知、力行,是认识事物的四个途径,但以“力行”最为重要。由于“力行”不仅可以检验通过前三种途径所获得的智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对所学智慧的领悟与把握。
原文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注错习俗,因此化性也;并一而不二,因此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
故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子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欲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子为能得其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此之谓也。
大意本段强调师、法的重要。师和法是大众去除恶习、收束本性、不为世俗所染的重要保证,不断地向师、法进修,增加智慧,就可成为圣人。反之,放纵本性、不向师法进修者,就是小人,必遭危辱。
四、行是知之始全文及译文?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因此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因此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因此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接着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上亦不妨,亦只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译文
徐爱说:“上古之人把知行分开来讲,亦是让人有所区分,一方面做知的功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功夫,如此功夫方有着落。”
先生说:“这样做就抛弃了古人的意旨了。我以前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结局。如果深谙知行之理,若说知,行已自在其中了;若说行,知也自在其中了。古人之因此知行并提,只因世上有一种人,只顾稀里糊涂地随意去干,根本不思索琢磨,完全肆意妄为,因此必须说一个知,他才能行得端正。还有一种人,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思索,根本不愿切实力行,只是无端空想,因此说一个行,他方能知得真切。这正是古人为了救弊补偏,不得已而使之对策。假若明了这一点,一句话足够。现今的人非要把知行分为两件事去做,认为是先知接着行。因此,我就先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等知得真切,再去做行的功夫。因此,终生不得行者,必定终生不得知。这不是简单的事务,此种错误认识为时很久了。现在我说的知行事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如此。现在如果知晓我立论的主旨,即使把知行分开说也无足轻重,其实仍是一体。如果不晓我立论的主旨,即使说知行合一,又有何影响?那只是聊聊天而已。”
五、知是行之始的知是何意思?
知是行之始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觉悟和想法意念。
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翻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扩展资料:
《传习录》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
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里面的“传不习乎”一语;知行难题是《传习录’里面讨论的重要难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难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意思?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意思是操作是获取认知的必须途径,只有操作才能出真知。
阐述了操作和认知的关系,知行合一,操作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操作的升华。
出自陶行知先43岁时小编认为‘生活教育》上发表的《行知行》一文,他认为认知可以来源于操作,然而认知绝不可以代替操作。体现了他向社会进修、向操作进修的治学态度,也蕴含着其认识来源于操作、操作是认识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想法。
“行”的意思是:行动、操作、行为。
“始”的意思是:源头,开始。
“成”的意思是:完成,成功。
“知”的意思是:智慧。
七、行是知之始这句话的来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想法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其中学生陆澄记的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强调过多次,学生们也觉得这种意识很重要,也不止一次地加以记录。
八、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全文?
原文: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译文: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和行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务。
——摘自王守仁《传习录》
九、王阳明行是知之始原句?
原文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全集·语录一·徐爱录》
今译
良知是行动的主导意向,行动是良知的落实功夫;良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良知的成果。
解说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想法告诉我们,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
一个人要想有所提高,必须平衡想和做的难题。只顾低头做事,不停下来思索,容易路线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索,而不去操作、不去做事,就如同米兰昆德拉所说,这样的思索只会让上帝发笑,由于想而不做的思索叫自己骗自己。
知行合一,一个技巧,意在告诉大众不要空想,而要操作,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觉悟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
十、知是行之始的下一句?
下一句是行者知之成,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
王守仁(1472~1529),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谪为贵州龙场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