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的三峡(《三峡》原文及注释)

郦道元的三峡(《三峡》原文及注释)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首古体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美景色。这首诗通过精确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之处,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下面将对《三峡》进行具体的解读和注释。

《三峡》的原文如下:

天下三峡,总在长江。
自吴都起三百里,
峡中有牵牛石,牵牛发堂瞋目怒,水皱沿空喷云雾。
鹘登孤壁气,犹被猨臂衣裳褐,倚天戈盾。
峡险山巉游最壮,瀑泻层崖间流白龙。
小舟月白风静,杂花烂熳朝晴中。
远行连五宿,及岳阳灯出芙蓉,长江头。
极目乍不相识,琵琶弹洒半天月。
白龙白鹿无穷休,蓝田太守去而复来日复日,空悲烟树。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江去,去时人在云梦间。

注释如下:

1. 吴都:指九江,也是三峡的起点。
2. 牵牛石:长江中的一块巨石,形状像牛,因而得名。
3. 猿臂衣裳褐:指猿猴的皮毛,暗示峡谷险峻。
4. 倚天戈盾:形容山巉峭峭壁如戈盾。
5. 白龙:瀑布的形状如白龙,奔腾而下。
6. 芙蓉:古代地名,即今湖南岳阳市。
7. 停杯投箸:形容诗人在观赏三峡风景时,不能入餐。
8. 黄江:长江别称。
9. 人在云梦间:指诗人渡江时,人在梦中。

通过解读和注释,可以看出《三峡》将三峡的壮丽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以精准的描写,勾勒出峡谷险峻的景象,牵牛石和倚天戈盾的比喻形象生动,瀑布如白龙奔腾而下的描绘令人震撼。诗人还以杂花烂熳朝晴中的景象,将春天的美景融入到诗中,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

诗人还通过描写远行连五宿和及岳阳灯出芙蓉,展示了长江的辽阔和流动的变幻。最后一句“欲渡黄江去,去时人在云梦间”则是诗人旅程的结束,用来表达诗人的远行心情。

《三峡》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通过诗歌的手法和形象的运用,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旅程的体验,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三峡》,可以让人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感慨,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和启迪。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