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石器年代划分图 海南石器年代划分标准

海南石器年代划分?

一、旧石器时代

1、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古生物化石点,发现于1995年,2006年5—6月抢救性发掘。

代表文物:大量动物化石,主要有巨猿、熊猫、中国犀、象等,其中有些属于绝灭种。

历史价值:信冲洞化石点的绝对年代为距今40万至60万年,巨猿牙齿化石在海南属首次发现,证明最晚至40万年前,海南岛仍与大陆相连。

2、昌江黎族自治县钱铁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发掘时间:2012年2月

代表文物:160余件石制品,其中砍砸器、石锤、石砧占很大比例。

历史价值:其中1件手镐,属于典型的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与中期的重要石器类型,在海南属首次发现,考古学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说明在海南岛距今两万年左右就有古人类活动。

3、三亚市落笔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发掘时间: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92—1993年考古发掘。

代表文物:出土石器200余件和一批骨、角、蚌器;发现13枚人牙化石,均属晚期智人;出土大量动物化石,有华南虎、亚洲象、豹、熊等。

历史价值:

落笔洞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海南史前文化发展演变的空白,为研究海南岛早期人类活动,特别是新旧石器过渡这一重要阶段提供了出土材料。

4、其他:

昌江黎族自治县混雅岭、燕窝岭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

昌江黎族自治县红林农场古生物化石点。

二、新石器时代

1、陵水黎族自治县桥山遗址

发掘时间:2012年3月

代表文物:桥山文化遗存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文化遗存,出土陶片有夹粗砂陶和泥质陶。出土石器以有肩石器为主,多通体磨光,器形以斧或锛为主。晚期文化遗存有夹砂陶、钵形釜、折沿罐、梯形石斧、石锤等,还出土数量较多的算珠形陶纺轮。

历史价值:该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2、东方市江边乡老村遗址

发掘时间:2013年和2014年两次进行调查。

代表文物:共采集标本135件。石器标本中成型器中磨制石器占绝大多数。打制石器较少,制作较简单。陶片均为红褐、灰褐色夹砂陶,器表均素面。

历史价值:老村遗址应为一处典型的石器制作场,它的发现为海南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探索海南岛史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明确了方向。

3、其他:

三亚市英墩贝丘遗址、东方市新街大桥沙(贝)丘遗址。

陵水县莲子湾遗址、陵水县石贡遗址。

陵水县移辇沙丘遗址、万宁市神州半岛踏头沙丘遗址。

昌江县乌烈新石器时代遗址。

  

延伸阅读

石器时代为什么没落了?

石器曾经是一个时代,虽然现在无法占据主流,比如石磨、石凳、石桌,其特定的功能还在发挥其作用。但为什么会淘汰,因为石器的性能有很多局限性,比如耐磨性、锋利度、延展性等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多有着优越性能的青铜器、铁器等逐渐发明出来,成为了石器的替代品。任何工具都有时代的特定价值,社会在进步,今天的很多新型工具在明天也许会淘汰,一些更新、更方便的工具在发明,最后一代一代淹没在滚滚历史洪流中。

石器是谁发明的?

石器的发展史300万年前,石器的创始者当然是原始人。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30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文化是距今约180万年的西侯度文化和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金牛山人等是直立人的重要发现,而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采取锤击、砸击、碰砧等方法打制,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砧器、钻器等,到了后期还出现了细石器。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的童年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漫长的时期,占人类发展历程的99%。在这一时期,人类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并且进一步演化成为现代人。

人类文化不断发展,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发展到加工精致的细石器,并且孕育了最早的农业。旧石器时代与地质时代的更新世相始终,而新石器时代与全新世相对应。更新世和全新世统称为第四纪。

 中国占有旧大陆东部的广阔区域。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地壳运动,使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隆起,从而成为中国与旧大陆西部的天然屏障。中国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独特发展道路的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遗址几乎遍布全国。

时间从距今约200万年开始,到距今约1万年为新石器文化所代替,经过了早、中、晚3个发展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当于早、中更新世,时代跨度相当长,从距今约200万年至距今12.8万年。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有位于河北和山西北部的泥河湾遗址群、湖北郧县曲远河口、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辽宁营口金牛山、贵州黔西观音洞等。

泥河湾盆地以堆积巨厚的河湖相沉积而闻名于世,有“中国的奥杜威峡谷”之称。遗址群包括马圈沟、小长梁、东谷坨、岑家湾、半山等地点,其中马圈沟是我国目前有确切年代的最早发现,距今150万年或更早。

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运用燧石原料,用锤击法打制小型石片石器,有的简单加工成刮削器。与此相反,郧县人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则以大型砾石为原料,直接打制成砍砸器等大型工具。

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为洞穴遗址,堆积了13个文化层,发现了6个北京人头盖骨,时代从距今50万年直到20万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其显著特点是以脉石英为原料。

为了适应该原料,主要应用砸击法来制作工具。由于脉石英性脆且多节理,容易破碎,因此北京人遗址的石制品以小型工具为主,主要器类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等。

除了制造工具外,北京猿人和金牛山人还学会了用火。总之,这一时期石制品多数加工简单粗糙,主要运用锤击法和砸击法等技术,偶用碰砧法,工具种类较少。整体来看,已经初步形成北方石片石器、南方砾石石器的分布结构。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早期,时间从距今12.8万年至距今约3.5万年。

这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有周口店15地点、山西襄汾丁村、阳高许家窑、河南荥阳织机洞下层、湖北江陵鸡公山下层、三峡库区等。

周口店第15地点与第1地点一致,其原料均以脉石英为主,却很少见到砸击技术的使用,而是以锤击法为主。工具种类有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雕刻器、石锥等,其中尤以刮削器的数量和类型最多。

丁村遗址以角质岩原料锤击制作的各类大型器物为特色,如三棱大尖状器、砍砸器、石球等。

许家窑遗址的石制品也是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尤以锤击产品为多。石器组合中既有丰富的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常见的小型器类,也有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石球。织机洞下层石制品以中小型居多,打片技术以硬锤打击为主,但不乏软锤技术。

鸡公山下层发现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均以砾石为原料,锤击法使用娴熟。这里还发现了石圈结构,可能与早期人类的居住行为有关。总之,这一时期更多地继承了早期文化的特点,稍有发展和变化。

技术方面砸击法衰退,锤击法占明显优势,偶而使用软锤技术;工具种类没有显著的变化,但类型多样化,石球等大型工具很具特色。整体而言,北方北部、南方西部以小型石片石器为主,而北方南部、南方东部地区以大型砾石石器为主。

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晚更新世晚期,时间从距今3.5万年至约1万年。这一阶段发现的遗址显著增多,北方代表性的遗址有周口店山顶洞、辽宁海城小孤山、河南安阳小南海、宁夏灵武水洞沟、山西朔县峙峪、沁水下川、吉县柿子滩、蒲县薛关、河北阳原虎头梁等:南方代表性遗址有四川汉源富林、铜梁、贵州桐梓马鞍山、普定穿洞、白岩脚洞、兴义猫猫洞、广西柳州白莲洞、湖北房县樟脑洞、湖北江陵鸡公山上层等。这一时期石制品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石片石器稳步发展外,还出现了石叶技术和细石器技术。石叶技术以水洞沟遗址为代表,这里的石制品有预制石核、典型的石叶、形制规整的三角形石片。

值得提出的是,这种在旧大陆西侧广泛分布的石叶工业在我国仅在水洞沟发现。细石叶技术分布则较为广泛,以下川遗址和虎头梁遗址为代表,包括各种类型的细石核、细石叶以及数量引人注目的端刮器,主要采用软锤法和压剥法制作而成,十分精美,有的直接使用,有的可以用来制作复合工具。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在此时达到了最高峰,也标志着狩猎采集的能力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除了石器技术外,骨、角器技术也有所发展。山顶洞、小孤山以及穿洞遗址发现了数量众多、制作规整的骨制工具,有鱼叉、矛头、骨锥、骨针等。

中国石器时代起止时间?

旧石器时代——大约180万年前-10,000年前

原始社会分散的,出土的文物遗址。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2000年

· 约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种植玉米,大米和饲养猪。

·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2000年:木结构建筑,彩陶,捕鱼和狩猎,青铜器和玉器的出现和广泛利用。

· 约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

陶器和石器哪个出现得更早?

石器比陶器出现得更早。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

陶器历史悠久,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

最早的石器出现,即距今300万年到大约10万年前,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最早的石器文化以东非的奥杜韦文化为代表,年代距今约300~200万年,典型工具是砍斫器。比奥杜韦文化稍晚出现的阿舍利文化是一种更薄的手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