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其发展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卢梭到日耳曼短期旅行,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的。然而相比于第一次为应征而写作的《论科学与艺术》而言,这才是他自己的真实观点。如果说《论科学与艺术》给他带来了名声,那么《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则是他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他的这些思想在后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在序言中,卢梭提出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一个“我们也无从准确把握的一个不再存在、也许从来没有存在过、将来也可能永远不会存在的状态”。因此,在他后来的论述中也只是假设了一个自己认为应该是合乎理性的自然状态。而同时代的那些著述家们则是把社会中的意识强加在自然法则之类的概念上,几乎是全凭主观臆断来解释事物的性质。无疑,这些都是无用的。卢梭则强调要回答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哪里、人类原初的本性是怎样的以及那些变化是怎样发生的等问题的追问,必须要回到那个原始的状态去思考。当然,回去的方式是通过引入一些论据并据此大胆猜想来实现的。以至于他自己都说:“语气是为了解决问题,不如说是为了让问题变得更明了,或者让问题恢复到本来的面目。”这绝不是谦逊之词。
进入本论环节,卢梭就说他认为的人类中间不平等的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意义上的不平等,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不平等。前者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年龄、身体状况和心智等方面的差异;后者则是基于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并且至少经过人们认同而产生的。显然,针对前者的追问是毫无意义的。于是,卢梭就转向对后者的考查,试图找到这种不平等产生的根源及其发展过程。
卢梭在对自然状态进行描述的时候,首先就批判了霍布斯的观点。在霍布斯看来,在自然状态中的人类,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人天生邪恶,喜欢争斗。霍布斯此论的基础是,因为人不知道善,所以人必定是天生邪恶的。而卢梭则认为,对于原始人来说,还没有高级的思想,他们散居在各种动物之间,只是在不断地和野兽争斗。在卢梭的假想里,自然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人们淳朴寡欲,和平相处。自然赋予人类以简朴、单纯和清静的生活。原始人没有强烈的欲望,又受到同情心的良好约束。因此,与其说她们邪恶,不如说他们粗野而已。这又可以说是对霍布斯“人性恶”之论的驳斥。
由于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在于,人具有独立的意志,因而“动物有本能决定取舍,而人则依靠自由意志”。由此,可以想象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人在自然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意识还没完没了地提出要求。另外,人具有动物所不具有的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人类的智力发展都应该主要归功于欲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在自然状态末期,私有制开始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多。伴随着观念和情感的相互推进,人类开始抛弃原始的野蛮状态。新的生活所引起的混乱将原始的天真和幸福一起终结了。同时,他们产生了虚荣和蔑视,“难填的欲壑,对财富的热望,与其说是出于真实的需要,不如说是出于对超越别人的渴望”。
在财富的符号还没有发明出来以前,土地和牲畜是人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财产。如此一来,强权者和弱势者都将他们的强权和贫穷视为一种针对他人财富的一种权利。然而,可怕的是平等一旦遭到破坏,混乱将随之而来。富人和穷人相互掠夺,不受约束的欲望压制了天然的同情心的声音。新的社会,因而陷入可怕的战争状态。这个时候,富人就会怂恿邻居,让大家联合起来,保护弱者免受压迫,制约强者的野心,通过制定法律来保障这一切。于是,弱者们一听召唤就奔向她们的额“枷锁”。而那些最有能力可以预测这种政治制度弊端的人,却从中获利。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穷人获得了一副新的枷锁,而富人获得了一些新的权力。
接着,卢梭讲到了初创的政治共同体的官员制度的建立以及法制权威专制权威。从而沿着不同的变革来追踪不平等的发展,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的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转向专制权威则是第三个阶段。卢梭继续解释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也会产生声望与权威的不平等。因为,在社会中,人们就开始比较,从而显示出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财富、地位或者等级、权力以及个人品质。 个人品质之间的不平等是其他所有不平等的基础,而财富上的不平等是最终的不平等。
最后,卢梭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上,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并随着这二者的发展而逐渐加深,最终在私有制和法律建立之后,确立为永恒的合法现象。
读完这本书后,卢梭给我们描述的自然状态才是美好的,而文明社会则是腐化堕落的。这样,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卢梭一心想着让人类回到从前,然而他却并不如此认为。卢梭的实质目标是建立一个摆脱奴役的平等社会,他的理想化的目标是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这个在现实中实现的政治理想国,就是他在《献给日内瓦共和国的致辞》中所提到的日内瓦(这并不是当时真正的日内瓦)。在这个理想国里,它的公民,由于长期习惯于独立决断,不仅是自由的,而且是值得拥有自由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谢绝无授权转载。对『检言絮语』感兴趣的朋友,请扫描关注吧。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