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碗三行子简介(回民九碗三行子的寓意和象征)

九碗三行是什么?

九碗三行子是新疆少数民族在婚嫁宴席上必备的菜肴,显示了客人的尊重。焉耆的美食街上就有着最传统的九碗三行子。

所谓的九碗三行子,是指装菜的碗必须大小相同的九只,每边放三碗,形成一个正方形,这样客人无论坐哪个角角,面前总有三行菜。这九碗菜以牛、羊、鸡肉为荤,白菜、西兰花、木耳、粉条、豆腐为素,讲究荤素搭配。放置时,四角必须是肉菜;对门的菜必须对称,称为门子。很多都会请大厨专做,以显隆重。

回民九大碗的起源?

清朝以后,许多内地的回族来到了新疆,为了生存,他们选择进入了成本较低的饮食行业。开始在新疆大地上繁衍生息。这些能干勤劳的回族人按照生活习俗,用面粉、牛肉、羊肉不断地演绎出了一些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比如:烫面饼子、油香、葱油香、拉条子、揪片子、牛肉面、凉皮子、火烧、“九碗三行子”等,多的时候有六七十种。“九碗三行子”也就从那个时候慢慢流传开了。

“九碗三行”即九大碗,是一种家宴菜,又叫“流水席”,参加这种宴席叫“吃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同胞在举办婚嫁活动中,都要做“九碗三行子”来招待亲威朋友。

九碗三行子是哪九样菜

九碗三形子实际上只有五种菜品:丸子、焖子、黄焖肉、夹沙肉,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汤。通常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肉”然后再上四个边的菜,其中对面的两碗菜叫“门子”“门子”菜就是菜名要一样,比如东面是丸子,那么西边的菜也是丸子。

九碗三行子是哪九样菜

九碗三形子实际上只有五种菜品:丸子、焖子、黄焖肉、夹沙肉,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汤,但是现在的九碗三行子菜还增加了蒸南瓜、酸辣鱼、烧羊排等菜品。现在还出现了素的九碗三行子菜,盛菜器皿也由碗变成了带有雕花的盘子。

九碗三行子是回族人的正宗宴席,九碗菜是同时在大蒸笼里蒸的,所以上菜速度很快,能够吃到热菜,而且它的烹饪方式全部用蒸、煮、拌,不用油炸,由于不过油,所以吃起来比较清爽,不油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