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冷板凳来源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冷板凳来源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恭亲王奕訢为何在咸丰灵前嚎啕大哭
关于恭亲王奕?在咸丰帝灵前嚎啕大哭一事,历史上确实是有明确记载的。这件事情发生于咸丰十一年,,此时咸丰帝已经驾崩,奕?在处理完京城事务之后风尘仆仆的奔赴热河行宫,到了行宫他飞马而下,来到皇兄咸丰帝灵前扑通跪倒,随即痛苦哀嚎,奕?哭的真实,并非逢场作戏,以至于在场的两宫太后和亲贵大臣等都红了眼眶。恭亲王奕?为何会在咸丰帝灵前如此痛哭,其实他既是哭咸丰,也是哭自己,更是哭大清。
手足情深:
咸丰皇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在其十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孝全皇后在临终前将年幼的咸丰帝托付给了宫中地位最高的静贵妃,静贵妃就是恭亲王奕?的生母。后来孝全皇后死后,年幼的咸丰帝就和自己的六弟共同养育在养母静贵妃身边,咸丰帝每天都和奕訢一同去上书房读书,一同去给父皇请安,下了课又一同回到养母静贵妃宫中玩耍,可以说,养在静贵妃宫中的这几年,咸丰帝和恭亲王奕訢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这即是常年在一起的相处融洽,同时也因为两人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当时道光帝的其他儿子都还年幼,与咸丰帝年龄相仿的也就只有奕訢了。来热河奔丧的恭亲王在咸丰灵前痛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感念当年一起生活成长的日子,痛心皇兄的英年早逝,骨肉分离。
疑心忌惮:
咸丰帝与奕訢产生隔阂主要是源于对太子之位的争夺。故事还要从道光帝晚年说起,道光帝晚年,曾为了立谁为太子的事情而矛盾,一方面,长子奕詝为其爱妻孝全皇后之子,由忠孝仁爱,道光帝对其非常中意,而另一方面,皇六子奕訢文武双全,聪慧异常。道光帝因此左右为难。最终,经过权衡和考量,道光皇帝最终将奕詝立为皇太子,同时在道光帝的传位遗诏上,奕訢也被明确封为了恭亲王。一份传位诏书明确了两位皇子的身份和归宿,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道光皇帝内心的矛盾。也正是因为道光皇帝生前对奕訢的宠爱和重视,导致了咸丰帝将奕訢视为皇位角逐的有利对手,兄弟失和至此开始,整个咸丰年间,恭亲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始终不被信任,能力才华极强的他从未被咸丰帝委以重任。恭亲王一直处于一种怀才不遇的境况。而此时咸丰帝已死,前来哭灵的恭亲王奕訢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所受的委屈,便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排除中枢:
公元1861年,也就是咸丰十一年,此时的咸丰帝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自感将不久于人世的咸丰帝已经开始在为自己的身后事而筹谋了,懿贵妃所生的太子尚且年幼,而其母多年以来便显示出了对权力的极大热情,所以咸丰帝将一枚代表权力的印章交给了自己信任的皇后,除此之外,咸丰帝还精心挑选了八位精明能干的大臣作为讚襄政务大臣来辅佐年幼的太子,这八位顾命大臣中,有咸丰帝的宠臣,有宗室亲贵,有道光帝的驸马,却唯独缺少恭亲王奕訢,这样的安排明显就是故意将其排除于权力中枢之外,追根溯源,仍旧是对于奕訢的提防和不信任。奕訢哭灵也有这种对于皇兄不信任自己的怨怼之情。
恭亲王奕訢在咸丰帝灵前痛哭,确实有很大程度上的真情流露,这其中虽然也掺杂着很多复杂的感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恭亲王奕訢痛哭也是为了麻痹肃顺等人,表示自己只是单纯前来谒见大行皇帝的,而没有别的企图。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话说咸丰十一年(即公历1861年)七月十七日,清朝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临终前留下了“顾命八大臣先替小皇帝载淳处理国政,再利用两宫皇太后手中的御赏、同道堂这两个印章来制约八大臣”的权力运行体制,而慈禧、慈安因为学识、政治经验远不如久经官场的这八人,此时朝廷又安在热河,行动多有不便,因而举步维艰,处处被八大臣牵着鼻子走。
两宫太后由于不满“八大臣”的专权跋扈,为了摆脱他们的控制,慈禧、慈安想到了身处北京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于是她们就立即派人前往京师秘密召见奕訢,要他速来热河商讨事宜。
据传说,慈禧、慈安为了让派出的太监避开肃顺在他们身边安插的眼线,为此还上演了一出“苦肉计”:让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跟慈安的宫女打架,双方打得很激烈,宫女毕竟是女流之辈,真动起手来自然吃亏,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慈安的宫女就被安德海打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于是慈禧就顺理成章地下令把安德海发配到京城,让内务府来严办。安德海由此就回到了京城,见到了奕訢,把两宫太后的懿旨传达了过来。奕訢一接到太后的旨意立马就往热河方向赶路。
八月初一清晨,奕訢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赶到了避暑山庄,见到咸丰帝的灵柩后,他扑倒在地放声痛哭,史书记载为:“伏地大恸,声彻殿陛”,在场的人无不为此动容。
奕訢不是向来与兄长咸丰不和吗,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反而哭得如丧考妣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手足之情难以割舍
众所周知,奕訢与咸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二人皆是道光皇帝的爱子,虽然在父亲死后咸丰上台以来,兄弟俩闹过不少矛盾,尤其是为了奕訢的母亲静皇贵妃追封太后的事情,两兄弟甚至撕破了脸,奕訢几乎被咸丰给一撸到底,成了个闲散宗室,但是这二人毕竟还是亲兄弟,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自然无法割舍。
- 童年记忆无法抹去
咸丰皇帝童年即丧母,九岁之后就跟着养母静妃也就是奕訢的生母一起生活,一直到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逝世,这时候十九岁的咸丰才离开了静妃的寝宫去了养心殿,奕訢、咸丰二人在此期间一直是童年的玩伴,十年的朝夕相处,感情自然非同寻常。
- 内心情感的宣泄
其实不管有没有表达出来,奕訢对当年父亲道光留下的立储密旨之事一直耿耿于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奕訢想起自己原来也是皇位的重要候选人之一,结果却因缘际会没有当上皇帝,奕訢心中自然不平衡,更何况后来他还屡遭咸丰打压,这就更加让他怒火中烧,愤恨难平了。
但是现在看见灵堂内咸丰冰冷的灵柩与灵位,再想起兄长自继位起国家就内忧外患不断,先是持续十数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久压不下,再是英法联军兵临城下,他几乎没有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每一天都在担惊受怕,如今年仅三十一岁便客死承德异乡,落得个有家难回的下场,自己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奕訢心中的怨气也就在这不绝于耳的哭声中烟消云散了。
- 向八大臣示威
奕訢大哭也有向八大臣示威的意思,我才是先帝的亲兄弟,你们这八个人算什么?看我怎么联合两宫皇太后收拾你们!奕訢的哭声就代表着他正式向八大臣宣战,于是在见完慈禧、慈安后,他就立马赶回了北京,开始布置政变的相关事宜了。
奕訢的放声大哭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上包含了多重意思,也算是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方式吧,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恭亲王奕訢本来有机会当皇帝的。因为论聪明才智、相貌体格,他都要胜过哥哥奕詝。但是,道光帝选皇位继承人时,最终的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成稳重的奕詝。早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书写立储密旨时,其亲笔写下了朱谕:皇四子奕詝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建储密谕中包含两个不同的内容,这在清朝宫廷史上是头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也许,道光帝想给奕訢一点补偿吧?
奕詝十岁时,其生母全皇后突然暴崩,奕詝交由奕訢的生母静皇贵妃一起带养。
想起自己的哥哥自打当上皇上,何曾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如今斯人已去,人隔阴阳,兄弟间的这点龃龉疙瘩又算得了什么呢?奕訢的伤心大哭,也有一半是为自己而哭。他回想往事,虽然自己有些事情做得出格,但皇兄何以如此糊涂,竟然会将大权交给远支宗亲和异姓外人,而反对自己的亲兄弟大加猜疑呢?
何况,这皇位是父皇留下的,本来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既然皇兄做了皇上,自己也已经认命,何以还是不加信任呢?再者,自己留在北京和洋人周旋,如今洋兵已退,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将自己排斥在权力之外呢?想到这里,奕訢是越哭越伤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窝囊、太委屈、太郁闷了,本来是出于礼仪性的一哭,变成了发自肺腑、痛彻心扉的嚎啕大哭。
恭亲王奕訢到避暑山庄奔丧,不是应邀来的,而是硬要来的。八大臣按照咸丰的意思,拒绝奕訢前来奔丧,奕訢硬要来,必须给个理由,这理由还必须充分。不然八大臣一定会怀疑他别有用心。奕訢灵前大哭,哭得动情,哭得伤悲,显示他兄弟情深,这理由才够充分。
奕訢的效果达到了,他哭得太动情,在场的八大臣被他征服,也都跟着留下眼泪,于是在情感上站在了奕訢这边,哥哥宾天,弟弟应该奔丧,弟弟都这么伤心,嫂子更伤心,应该同意他去安慰一下伤心的寡嫂,这样他提出与慈禧见面,才没被拒绝,而到避暑山庄,他真正目的就是和慈禧见面。因此奕訢灵前大哭,就是叔嫂见面的敲门砖。
要说兄弟情深,那是过去,奕訢的生母是咸丰的养母,对咸丰很好。奕訢和咸丰年龄相仿,从小一起生活,的确兄弟情深。奕訢的生母对咸丰有养育之恩,奕訢请求咸丰为母亲上太后封号,咸丰罢了奕訢的官让他靠边站了,咸丰对奕訢有情吗?咸丰驾崩,不让最亲的弟弟奔丧,咸丰有情吗?让关系远的八大臣当辅政大臣,把最亲的弟弟排除在外,咸丰有情吗?慈禧为什么要联合奕訢搞政变,不就是连慈禧都觉得咸丰对奕訢做得太过分吗?
最是无情帝王家,咸丰对奕訢无情,奕訢哭咸丰,如果说有情也是怨怼之情,活人不与死人计较,怨怼之情和兄弟情深能一样哭法吗?奕訢在咸丰灵前嚎啕大哭,哭得动情,只能说明表演到位。
咸丰是中国最后一个实权皇帝了!奕訢作为爱新觉罗最后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人!国家命运,皇族未来,随着咸丰的倒下就全落到奕訢身上了!奕訢一哭兄弟之死,二哭清朝的未来,皇位继承人年纪不足以领导这个国家,三哭咸丰却没有把国家的未来交到自己身上!
秋瑾遇害后,为何杀害她的县令李钟岳会自杀身亡
秋瑾遇害,最开始是被同学出卖的。1904年6月,秋瑾以一女儿身,告别家人儿女,独身前往日本留学,寻求革命真理。留学期间,秋瑾革命热情爆棚,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参与革命,宣传革命。
但在留学生中间,既有革命者也有反革命者,当时有一绍兴官派留学生叫胡道南,在浙江同乡会上,曾激烈反对秋瑾所说的“男女平权”主张,秋瑾当场站起,大骂胡道南“死人!”从此,秋瑾成了胡道南的眼中钉。
1905年,光复会领导成员徐锡麟、陶成章创立绍兴大通学堂,作为培养党员、训练干部、蓄集革命力量基地,1906年底,徐锡麟去安徽后,由秋瑾接手主持。
1907年7月7日,在日本曾受秋瑾喝斥的胡道南,联合绍兴官有地位和影响的僚士绅代表10多人,联合向绍兴府状告秋瑾利用大通学堂,宣传革命,准备举事。绍兴知府贵福赶快向浙江巡抚报告,浙江官府,上下震动。
胡道南举报秋瑾一事,不久就被秋瑾的亲友和革命同志得知,他们纷纷前来劝说秋瑾逃走,秋瑾坚辞不从,她要以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的革命热情。
7月13日,同乡革命者王金发来到大通学堂,力劝秋瑾离开,以保存革命力量,依然被她拒绝。当天下午,绍兴知府贵福、会稽知县李端年、山阴知县李钟岳,便带领300清兵,包围了大通学堂。
李钟岳,山东人安丘人,1898年,以43岁高龄中进士,先任浙江衢州府江山县代理县令,1907年,调任绍兴府山阴县令。李钟岳年初调来山阴后,便主动拜访过秋瑾,对其学识、人品敬佩不已,还经常以秋瑾的名句“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鼓励自己的子侄报国。
当时,贵福命李钟岳带兵围捕秋瑾,李钟岳故意拖延时间,想放走秋瑾,被贵福叫到府衙痛骂,贵福还拿出巡抚的电报命令,督促李钟岳赶快动手。李钟岳只得带领300清兵,包围学堂,抓捕了秋瑾。
7月14日,李钟岳受命提审秋瑾,在审讯的过程中,李钟岳给秋瑾设座,让人端上食物给秋瑾吃,待之如贵宾,还请秋瑾题诗,秋瑾即写下《秋暮遣怀》一诗,中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李钟岳盛赞秋瑾诗才和书法。
贵福得知,怒不可遏,另派心腹去提审秋瑾,以火砖、火铁链等严刑摧残秋瑾,秋瑾忍受巨痛,一言不发,后被提审者伪造口供,强按手印,草草了结了审讯程序。随后,浙江巡抚下令杀秋瑾。7月15日凌晨3点,李钟岳到狱中,问秋瑾有何遗愿,秋瑾提出写家书与亲友诀别;临刑不脱衣物;勿以首级示众等三条,第一条没有时间,无法答应,其余两条李钟岳全部给予成全。1小时后,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
在绍兴轩亭口有着这样一位女英雄的尸体,她就是秋瑾,在女英雄死之前,李家和秋家是朋友,而对秋瑾行刑的正是李钟岳,许多人可能会说,两家的关系明明很好,为什么李忠岳不能够放过她呢?当中有许多无奈之处,他心中一直采用的是消极态度,躲避抗拒不去逮捕秋瑾,可是迫于朝廷的压力,他不得不去抓获犯人秋瑾。
而当时在朝廷发出命令之后,他一直拖延,尽量给秋瑾制造逃跑的机会,还被自己的上司几次责骂,等到秋瑾死了之后,他心中悲愤万分,而且非常自责,三番两次想自杀,但应被家人发现未能如愿。最终他还是在秋瑾死后的两个月之后自杀成功。当时,安庆起义失败了,当中夹杂着判徒,叛徒把情报传递出去,导致任务失败。清朝官兵立即对秋瑾展开抓捕,其中,参加抓捕活动的就有他。
早在起义之前,贵福就想把秋瑾抓了,但是他的意见是坚决不同意,他说我向来没有看见他们有什么不规矩的活动,直接暴力抓捕很可能会影响地方,还不如我私下里查明清楚,再来把他们抓获也不迟。除了拖延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当时秋瑾他们已经接收到一些信号,但是并没有逃跑,而是要直接攻打进绍兴府。
收到消息的秋瑾立刻安排其他学生逃跑,自己选择留下。就连在外面收到信息的革命党人也前来山阴县劝说秋瑾逃跑,秋瑾坚决的拒绝了。她说,我决定和他们决一死战,革命是要流血的,不流血是挽救不了中华民族的危亡的。这些革命党人究竟从哪里得到信息的呢?当然是李钟岳告诉他们。
那拯救秋瑾这件事情上他做的够好了,因此,他还被上司责骂通敌。之后,他还被贵福怀疑用心不良。实在等到无法拖延之时,他不得不展开了抓捕活动。在上司的不停催促下,他率领了300新军奉令抓捕秋瑾,而贵福要求直接把大通学堂的全体师生都给击毙,而他一直不停的叮嘱新军,可以逮捕他们,但是不要伤害他们。
为了避免伤及无辜的人,他的轿子全程都走在军队的前面。本来手里握着新式武器的秋景,可以逃走的,但是秋瑾为了掩护更多的人逃跑,而且在此之时还有校内的奸细不停地缠住她,最终,秋瑾被逮捕了。这案子审理的时候,县令全程采用的是问答形式,非常文明和规矩。审判几天下来,贵福直接跨过了他,对秋瑾严刑逼供,但是却没有任何成效。
贵福一直想方设法的想把秋瑾给杀了,李钟岳据理力争的说,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参与了这次起义,而且他们又没有犯什么事儿,凭什么杀了他们?最终迫于上面的压力,他不得不把他们给杀了,在堂上,他几乎快落泪,感慨自己人为言轻,不能帮助秋瑾逃跑。秋瑾非常感激他,因此,她仅仅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个是留下家书,第二个是不要砍头示众,第三个是不要剥衣。
贵福还命令他把秋瑾的家给抄了,收集更多的罪证,但是他为了防止更多的仁人志士被牵扯出来,因此特地指定士兵去搜查哪里,但是他唯独没有搜查秋瑾的一个小楼。根据秋瑾的弟弟事后说,许多重要的文件都在那个阁楼里面,如果官兵真的搜查到了,肯定会有更多无辜之人牵连于此。
等到女英雄死后,他的上司也对他非常不满,仅仅几天就将他革职。要不是浙江布政使的保护,他早已被关入大牢。但是他全然不顾这些,一心一意陷入了自己的自责中,悔恨当时自己如果在据理力争一下,会不会结局会不一样呢?秋瑾会不会由此而存活下来呢?
秋瑾,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女权运动的先驱,光复会成员,号称鉴湖女侠。李钟岳,又称李宗岳,山东安丘人,清末官员,曾任浙江山阴县县令。
1907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分别计划在安徽、浙江举事起义,推翻清朝的统治。徐锡麟先在安庆起义,但起义失败被杀。由此,秋瑾在浙江山阴大通学堂准备起义的消息也被清政府所掌握。此时,李钟岳正担任山阴县令,当时革命志士推翻满清的思想已被大部人接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已成燎原之势。李钟岳同情革命,敬仰秋瑾的义举,在接到上级命令去抓秋瑾的路上鸣锣开道,大造声势,目的是让秋瑾等人尽快撤走,但秋瑾明知危险,甘愿为推翻满清流血牺牲,毅然决然地在大通学堂等待被抓。
秋瑾破抓后,大义凛然,气冲斗牛,李钟岳对她尊敬有加,审讯时不但不用刑,而且更像读书人之间的对话,秋瑾在此还留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惊世绝笔。上级责李钟岳做事不力,指使逼迫他处死秋瑾。李钟岳人微言轻,没有违抗上级命令的能力和资本,最终违心、被动、无奈地处死了秋瑾。
处死秋瑾之后,李钟岳每天处于自责和内疚之中,不久,辞去山阴县令,闲居在家。自此,更是闭门谢客,断绝朋友来往,每每想起秋瑾的浩然之气,更是仰天长叹,以泪洗面,亲朋故友理解他的心情,多去安慰,但也都无济于事。最后李钟岳带着自责、内疚和忏悔悬梁自尽,以求永远之解脱,来弥补处死秋瑾之罪孽。
秋瑾绍兴轩亭口就义后,秋、李两家成了朋友,而秋瑾之死,行刑者正是李钟岳。
从秋瑾被抓捕到遇害过程中,李钟岳对清政府的指令,始终保持着消极抵制态度,纵观整个过程,他极力袒护着秋瑾,事发前,极力拖延给足了秋瑾远遁的机会。事中对上级的指示始终采取拖字诀,被顶头上司几次三番斥责。事后,万般懊恼,几次企图自尽,因家属察觉未能遂愿,最终,于秋瑾就义两月后投缳自尽。
起初,安庆起义失败,叛徒告密之下,清廷立刻展开对秋瑾的抓捕行动,参与行动的主要有三位官员:
首恶:贵福。镶黄旗,清廷死忠,时任绍兴知府,后随溥仪赴伪满负责陵庙事务。
李钟岳。时任山阴知县,到任仅半年有余。
李端年。时任会稽知县。
早在事发之前,贵福就要先行逮捕秋瑾,但李钟岳的意见是,我平素未见大通学堂有任何不妥或越矩行为,直接动用武力抓捕会影响地方,不如我暗中查访,有了证据再抓也不迟,除了拖,李钟岳也做不了任何事,当时秋瑾等人已经收到“有心人”的消息,但并未逃脱,反而要直接攻打绍兴府。
早就收到消息的秋瑾安排其他师生逃离,自己坚决不撤,就连外地的革命党人都收到风声,亲自来山阴县当面劝解秋瑾撤离,秋瑾也坚决不撤,她说:
我决定留下和挞子( 满清当权者)拼一下。革命是要流血的,没有流血挽救不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上文有句“外地的革命党人都收到风声”,李钟岳在这件事上,已经仁至义尽了,拖到被斥责通敌,秋瑾求仁得仁,不是李钟岳所能左右的。之后,李钟岳被贵福质问“是何居心”,并依据浙江巡抚张曾扬的两次催促剿灭的电报抄文,严令李钟岳立刻展开抓捕行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冷板凳来源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清代恭亲王奕訢为何在咸丰灵前嚎啕大哭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