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戏曲种类及经典剧目
中国主要戏曲种类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一、京剧经典剧目:
1、《长坂坡》是京剧传统剧目,选自《三国演义》第41回“……赵子龙单骑救主”,故事叙述: 刘备自新野撤走,在长坂坡被曹操夤夜率兵追及,与所属部队及家眷失散;赵云舍死忘生,单枪匹马冲入曹营,屡涉险境,终于万马军中救出简雍、糜竺。
后又奋力拼搏,保护甘夫人及刘备幼子阿斗,突出重围。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护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2、《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的传统京剧,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
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二、越剧经典剧目:
1、《赖婚记》写翰林千金沈谷梅自幼与官家之后邬玉林订亲,后邬家家道中落,谷梅继母陈氏见玉林贫穷而迫女赖婚,将谷梅另许纨绔子弟马童宾,谷梅宁死不从。
马童宾见谷梅不肯嫁,便来抢亲,丫环春兰设计酒醉陈氏,以红盖头遮脸,冒充谷梅,让马童宾花轿抬走,并乘机让谷梅逃往邬家。玉林在谷梅资助下上京赶考,得中回来惩办了马童宾。
三、黄梅戏经典剧目:
1、《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卖身》,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黄梅戏的保留剧目之一,是首部以电影方式出现的黄梅戏,讲述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1952年班友书等改编了《路遇》一折,将董永由秀才改为农民,将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为“思凡下嫁”。
1953年陆洪非改编了全本,形成了《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七场戏;后来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磨合定型为始于《鹊桥》,终于《分别》的六场次。
四、评剧经典剧目:
1、《小女婿》的故事发生在建国后东北地区的一个农村–杨家村。杨家村有一户姓陈的人家,男主人叫陈二,陈二的妻子整天不安分守己,游手好闲,保媒拉纤,人们都叫她陈快腿。一天,河西罗家庄的罗寡妇来找陈快腿,要给她儿子娶个妻子。
老罗家是河西的富户,可是由于老伴过世,儿子上学,家里家外的活计都得靠罗寡妇一个人,所以想给儿子说个妻子,家里添个干活的人。按说条件不错,可就差一条,她儿子才十一岁。
陈快腿一听孩子太小,要打退堂鼓。可罗寡妇答应彩礼加厚,事成后还可以送她一头大肥猪,见到有利可图,就把事情应下了。原来她想起了一个人,就是杨香草。杨香草她爹是个贪财的人,只要彩礼到位就不怕他不答应。
五、豫剧经典剧目:
1、《春秋配》讲述了一对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少女姜秋莲生母早逝,父亲出外经商,经常受后母虐待。一日,姜秋莲随乳母深山捡柴,路遇公子李春华,李同情姜的遭遇赠银相助,姜难中受助对李产生爱慕之情。
后母唆使外甥侯上官深夜奸杀姜秋莲不成反而误杀乳母,于是嫁祸于李春华,诬陷李杀死乳母拐走秋莲将其告至公堂。县官受贿枉法将李春华屈打收监。姜秋莲连夜逃离家庭寻父鸣冤,巧遇李春华挚友、占山为王的张彦行带领弟兄下山营救李春华。
最终张彦行假扮朝廷大员赶至公堂,惩处后母、侯上官及县官一干恶人,救出蒙冤的李春华,并当场让李、姜二人拜堂成婚。
延伸阅读
戏曲分类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
主要戏曲种类有——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有“国剧”之称 )、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 )、黄梅戏、评剧、豫剧。
亦有表述为“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者,采用如此表述的书籍出版物有数种,即:1997年出版的《文化娱乐通》(郭沫勤主编)、2003年出版的 《戏剧影视文艺学》(刘晔原著)等。
而2008年在北京市出版的《黄梅戏》(中国文联出版社)(金芝,杨庆生著)则特意用了“并称”一词。
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分类有哪些
戏曲分类有昆曲、高腔、梆子腔、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上党梆子、雁剧、秦腔二人台、吉剧、龙江剧、越调、淮剧、黄梅戏、沪剧、粤剧等等。
中国的民族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尚有据可考的有275个剧种。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希腊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舞枪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戏曲的种类有哪些
在众多剧种中,昆曲和京剧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最高典范,其它常见剧种则有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等。
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数据,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即大跃进时期,当时中国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当时新创立的剧种(即新兴剧种);到了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编撰过程中所做调查统计发现,当时仍有317个剧种;而到了2005年,仅剩下267个剧种。
种类划分——
1、北京戏曲:京剧(又称平剧)、北昆、西路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北京皮影。
2、天津戏曲:京剧(又称平剧)、河北梆子、宝坻评剧、北昆、蓟州皮影
3、河北戏曲:河北梆子、评剧(东路)、丝弦、老调、哈哈腔、河北乱弹、武安平调、武安落子、西调、蔚县秧歌、隆尧秧歌、定县秧歌、四股弦、唐剧、横岐调、上四调、磁州怀调、唐山皮影、北昆
4、河南戏曲:豫剧(河南梆子)、河南曲剧、越调、四平调、大平调、二夹弦、河南道情、柳琴调、罗卷戏、宛梆(南阳梆子)、坠剧、怀梆 、怀调、大弦戏、豫南花鼓、乐腔、五调腔
5、山东戏曲:吕剧、钝腔、山东梆子、枣梆、莱芜梆子、东路梆子、柳子戏、茂腔、柳腔、五音戏、柳琴戏、两夹弦、四平调
6、山西戏曲:晋剧(山西梆子):蒲剧(蒲州梆子)、山西中路梆子、山西北路梆子、上党梆子、锣鼓杂戏、耍孩儿戏、灵邱罗罗、上党皮黄、上党落子、永济道情戏、洪洞道情戏、临县道情戏、晋北道情戏、襄武秧歌、壶关秧歌等
7、内蒙古戏曲:呼图格沁、科尔沁蒙古剧、八角鼓戏、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漫瀚剧
8、陕西戏曲:秦腔(陕西梆子)、铜川梆子、眉户剧、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跳戏、合阳线戏、陕西碗碗腔、陕西老腔、弦板腔、陕西道情戏、陕南花鼓戏、陕南端公戏、安康弦子戏。
9、甘肃戏曲:陇剧、高山剧、影子腔、甘南藏戏
10、宁夏戏曲:秦腔剧、眉户剧、牛皮灯影子
11、青海戏曲:安多藏戏、青海平弦戏
12、新疆戏曲:维吾尔剧、新疆曲子戏、汗都春
13、西藏戏曲: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
14、黑龙江戏曲:龙江戏、北路二人转
15、吉林戏曲:吉剧、东路二人转 、新城戏 、黄龙戏
16、辽宁戏曲:辽南影调戏(辽剧)、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彩扮莲花落、海城高跷秧歌、辽南皮影戏、二人转
17、安徽戏曲: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戏、庐剧、青阳腔、岳西高腔、安徽目连戏、安徽戏、安徽端公戏、沙河调、泗洲戏、坠子戏、含弓戏、芜湖梨簧戏、文南词、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淮剧、嗨子戏
18、上海戏曲:沪剧、滑稽戏、奉贤山歌剧、越剧、海派京剧、昆曲
19、江苏戏曲:昆剧(昆曲)、扬剧、淮剧、锡剧、通剧、淮海戏、苏剧、丹剧、丁丁腔、淮红剧、海门山歌剧
20、浙江戏曲:越剧、婺剧、绍剧、泰顺药发木偶戏、新昌高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醒感戏、温州昆曲、金华昆腔戏、黄岩乱弹、诸暨乱弹、瓯剧、和剧、杭剧、甬剧、湖剧、姚剧、睦剧
21、湖北戏曲: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梁山调、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
22、湖南戏曲:湘剧、祁剧、常德汉剧、衡阳湘剧、巴陵戏、辰河戏、湘昆、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湘西花灯戏、湘西阳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师道戏、湘西苗剧、新晃侗族傩戏。
23、江西戏曲:赣剧、弋阳腔、盱河戏、东河戏、宁河戏、瑞河戏、宜黄戏、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万载花灯戏、抚州采茶戏、吉安采茶戏、宁都采茶戏、赣东采茶戏、九江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武宁采茶戏、高安采茶戏 、婺源徽剧
24、四川戏曲:川剧、四川曲剧(曲艺剧)、川北灯戏、芦山花灯戏、四川皮影、嘉绒藏戏、康巴藏戏、德格藏戏
25、重庆戏曲:渝派川剧、四川曲剧、秀山花灯戏、梁山灯戏
26、云南戏曲:滇剧、云南花灯戏、昆明曲剧、关索剧、傣剧、白剧、云南壮剧、彝剧
27、贵州戏曲:黔剧、贵州本地梆子、贵州花灯剧、贵州侗戏、贵州布依戏、贵州苗戏、安顺地戏、佤族清戏
28、广东戏曲:粤剧、潮剧、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广东汉剧、花朝戏、粤北采茶戏、乐昌花鼓戏、雷剧、梅州山歌剧、粤西白戏、临剧 、广东木偶戏
29、港澳戏曲:粤剧、潮剧、木偶戏
30、海南戏曲:琼剧、海南公仔戏、临高木偶戏
31、广西戏曲:桂剧、彩调剧、邕剧、丝弦戏、广西师公戏、牛娘剧、桂南采茶戏、广西壮剧、广西苗戏、广西侗戏、毛南戏
32、福建戏曲:高甲戏、芗剧、皮影戏、布袋戏、莆仙戏、嘉礼戏、花灯戏、闽剧、梨园戏、四平戏 、平讲戏、词明戏、大腔戏、闽西汉剧、北路戏、右词南剑调、小腔戏、三角戏、闽西采茶戏、南词戏、闽西山歌戏、打城戏、竹马戏、游春戏、肩膀戏、梅林戏、车鼓戏、福建潮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