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文章,请点击上面的“乐乡树人”,关注即订阅。
“话语权”与“语文味”
——语文“小组合作”新课堂中的几个问题
文/山栀子
当前,新课堂改革的浪潮一浪赶着一浪。在各类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以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昌乐二中等课改名校为代表的教学新模式的影响日见其深,效益日见其大,趋之若骛。
从洋思到杜朗口,代表了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方向,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以生为本,依学定教;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我也是这种生本课堂改革的思考者和追随者,观摩了不少课改样本校的课堂,也积累了一些实践课例。细节上不断呈现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冷静地坐下来反思,这一系列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学科特性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中渐渐模糊不清,曾经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
有人问,语文课究竟要学会什么?这还是语文课吗?
反思四种现象,语文教学不能自乱阵脚
语文课,四种乱象值得反思。
教师让出“话语权”,“导学案”抢占新课堂。新课堂的基本思想就体现在“让”和“还”。“让”出时间,“还”给学生主人地位。我们评价新课堂的一个基本尺度就是“时间”上谁占的分量重。这是课改的方向,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也是我们需要改革的重点。但是,当教师“让”出了时间,“还”给学生以话语权后,一个新的东西迅速抢占的新课堂——导学案。“导学案”是抓手,这是比较流行的观点。从教学实践看,导学案的运用确实让教学有“本”可依,有序推进。但是,久久而之,教师和学生开始习惯了依赖它,整个学习活动离不开它的“指挥”。这样的课看多了,我的感觉是,师生竟成了导学案的奴隶。语文课的自由、开放和情趣、灵动没有了。课堂上导学案的对师生的“束缚”已远超传统课堂的“教师霸权”,这是不是走到了另一种极端呢?
“导学案”成了习题集,学生成了“讲解员”。有人说“导学案是路线图、方向盘”。这样看来,“导学案”关键在于“导”,目标在于“学”,而且是“自学”。从这个意义上审视我们的导学案,差距很远,倒成了考试题的堆集。而课堂呢,学生依次上台展示每一道题的答案,不全的有人补充,不对的有人纠错,不好的有人完善,不丰富的有人不停地叠加拓展,学生俨然成了一名“习题讲解员”。没有层次,没有思维性的导学案在严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欠规范、不清晰、浅层次的学生讲解又让学生从倾听中收获了什么,值得怀疑。
群学讨论好热闹,课文诵读静悄悄。新课堂模式下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语文课尤其热闹。特别是群学环节,合作讨论气氛热烈,站立交流、畅所欲言、争论不休。但是,这种热闹的背后,是什么呢?试举一例,“课文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天的?”学生1回答说“触觉”,学生2补充说“嗅觉”,学生3说有“听觉”,一个问题就像这样三四个学生先后“展示”,这样的“热闹”有价值吗?浪费时间。其实只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题干中“哪些”一词,要求学生形成全面考虑问题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就能解决问题、达到目标。该热闹的却不见热闹,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很难听到教师动情的范读了,范读会多占用学生时间;也不见学生个性的朗读和朗朗的诵读声了,时间被用来做题和讲解了。语文不“读”,没有丰富多彩的“朗读”,怎么体味语文之妙呢?语文课,怎一个“闹”字了得啊!
频繁展示机械单调,语文素养名存实亡。“展示充分”是新课堂的重要标志。但是,纵观语文课堂,“展示语”雷同、单一、肤浅、杂乱成为其主要特点。新课堂的“展示”环节,是学生展示自学、合作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素养。而语文素养,包括学生听、说、读、写四个要素。如果让展示只是停留在培养自信、勇气的阶段,这离新课堂的标准还相差太远,又怎么谈得上发展语文素养?
追问三个问题,语文教学要留住自己的“根”
语文是母语。母语重在“习得”。因此,语文教学自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规律,正如我们的“农耕”一样,广种多收;限种欠收;不种不收。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实施新课堂改革过程中,要追问三个问题。
抑“讲”扬“学”,怎样把握“讲”的度。高效课堂控制讲的时间,让出时间给学生“学”,这无疑是好的。问题是“讲”的尺度和时机最难把握。很多地方推崇“教师只讲十分钟”并从制度上加以限制。这种观点和措施在课改初期推动课改是有益的,当新观念一时难以服众的时候,这符合“行动改变观念”的反作用理论。但它不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操作守则。不少的新课堂,包括拿出来展示和示范的语文新课堂,完全是名幅其实的“展示”课,学生将“预习”课上的成果在展示课上来了一个“集体秀”。“秀”的过程中,教师加以点评。观其点评,以肯定、赞许、重复、追问为主,又很少有综述、提炼、强调、完善和示范。试想,这样的“穿插点评”有效吗?
语文,该讲的一定要讲,讲到位、讲得准、实、好。
“讲什么”很重要。必要的语文知识要讲,随文而教,点到即止,不拔高;实用的语文方法和规律要讲,即时发生,即时讲解,不遗漏;精美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要讲,多角度的品味,有创意的阅读,不作远离文本的过度延伸;学生展示中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要讲,纠错完善,举一反三。
“怎么讲”很关键。新课堂上有“追问”一说,即在学生讲解展示中及时“追问”。但是,“追问”不是碎问,而是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由单一到丰富的追问;这种“追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点评”也是一种讲的方式,有效的点评绝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好”和“正确”,也不是做作的“你真棒”。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最注重“点评”,其点评极具知识性和艺术性,语文知识和规律常常就在他精彩的“点评”中让学生快乐而轻松地习得。“提炼”最见“讲”的技术。当教师发现所有的“展示”都停留在泛泛而谈的浅层次时,教师必须主动“站”出来,及时加以“提炼”。语文老师的“讲”外延宽广,除了对文本的解读,还包括范读和导读、下水和导写。诸如这些,都不只是凭借学生的自学和群学所能解决和达到目标的。
著名特级教师、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说,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课来证明语文是有趣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就是语文。通过语文教师的形象,我们可以目睹语文的风采,它的生动构成。这种语文的风采,多伴是“讲”出来的。如果有一个有激情的语文教师能像电视上的主持人那样在语文课堂上让人忍俊不禁、潸然落泪,让人感受语文的魅力,这样的老师,多讲一点又何妨呢!
精“讲”强“练”,语文课上“练”什么。语文学科的“练”,最为丰富,练而无痕。因此,不要像理科或者探究性很强的学科那样将“讲”与“练”剥离。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就多了几分自由,课堂就多了几分灵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积累、摘抄是练;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安静地默读、整齐的朗读、有个性有感情地表演读也是练;习得一种手法,学用一种表达还是练;分解任务,小组合作,交流对抗更是一种练,总之,只是突出发展学生“语”和“文”之素养的训练,都是课堂的核心价值。
“自主”和“合作”,怎样的组织才有效。我们常看到的课,“合作学习”是必要环节,也是一个“看点”。细看会发现,热闹的背后有隐患,如倾听环境差,比定力;弱者成看客,受冷落;习惯有差异,长惰性。语文课,不只需要热闹的交流,更需要宁静的阅读和安静的沉思。“合作学习”需要精心组织,具体表现在:一是要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合作学习,有价值才合作;完全可以通过独立自学完成的却拿来合作讨论,这是增负低效。二是要设计具有拓展性的问题合作学习,引导多元。三是要在发现问题时合作学习,要通过学情调研、自学反馈和展示质疑等环节自动生成合作情境,从而产生思想、观点和智慧的碰撞。四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自主学习,就必须确保独立自学的真实性。事实上,我们发现自学依赖教辅资料,照搬照抄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预习自学课上教师的督导角色很重要;而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调控作用要发挥。
夯实两个细节,语文教学要追求语文的“味”
语文的学科特性,决定了语文课的教学特色,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荆州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王佑军老师用了三个词来形容语文教学:“孜孜以求”、“刻意而为”、“教而无痕”。而语文味,正来自对两个细节的孜孜以求、刻意而为的“打磨”。
丰富“读”的手段,朗朗书声是语文。语文无读不成课。教师要依据文本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有的课文是需要诵读的,如文言诗文、抒情散文;有的课文是需要个性化的角色演读的,如童话、寓言、小说和戏剧;有的课文是需要反复咀嚼,细读慢品的,如写景散文、状物散文等。因此,提倡以读为主线,将自学、合作、展示、探究等有机地串联起来,读之有声,教之有序。
着力“品”的活动,品味语言是语文。语文不品不知味。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把玩、理解而去作深入的探究和过多的拓展都是空谈。荆州市中语会提出的“生活的语文,规范的语文和生命的语文”,很好地概括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目标。语文课堂中着力“品”语言,既是规范的语文习得,又是训练语言联系生活的素养,更是感悟生命的真义。一个语文教师把充满趣味的语文课上得让人喜欢是需要“功夫”的,这样的语文,教之有物,品之有味。
语文课改,我们欢迎,乐于实践,并期待它能带来教育新的春天。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让出了时间和话语权,千万别失去了语文的味。
(本文系原创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1.每名教师,都有这样一节课
2.初中语文“微写作”,大有可为
3.余晖映中语 潮涌大荆州
4.让精神家园四季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