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化一般被认为是儒家文化,这主要是儒家文化提供了价值观——忠、孝、仁、义。
不过,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只有旗子,没有饭吃。中国百姓的生活哲学、生存之道主要来自道家,高一点的如:上善若水、生生不息;中一点的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宠辱若惊、大智若愚;低一点的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基本都属于人生观的范畴。
而当有了理想的旗子和现实的饭碗之后,人们还要有辨析的需求。儒家解决了永远都是对的问题,并制订了一套行为规范,所以我们把儒学也叫儒教或礼教。道家解决了永远弄不明白的问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别整天瞎寻思,顺其自然就好。
但人不能不寻思,也不愿意总按照儒家的规范一条道跑到黑,这时候释家(佛家)来了,说有一种东西叫功德无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不能痴心妄想,最后不忘初心、不离不弃、大彻大悟,往归西天极乐。有点世界观的意思。
儒、释、道构建了中国人内在精神世界,解决了三观的问题,但人活着并不能只活内在世界里,最主要的一条是还要解决人与外部的关系,特别是集中统治的政权出现之后,还需要有一套实用和现实的法则来解决人与外部的关系,这时儒家这个规范的制造者当中有一部分人就从儒家分离了出来形成了法家。
现代中国人还能体会到儒、释、道思想的存在,但我们很少能感受到法家的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现代的法律体系来自欧洲的大陆法律体系,主要是法、德的司法套路。
这套司法体系与中国古代的律法完全不是一回事。
西方现代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在王在法下的基础上的。
就是法最大,是统一的规矩,皇帝、国王也在法律之下,最早的英国大宪章就是用来约束和限制国王的权力、保护国民权利的法律。
中国古代的律法就不一样了,是王在法上,法是用来治理民众的,而不是保护民众。虽然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没说皇帝犯法了怎么办,这就是王在法上。
这种思路一直影响着中国的法治进程,直到现在,虽然防疫我们都讲依法防疫,好像处处都是法,但治理的目标和西方现代司法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说到这,就会有人问哪种好。
其实,不要用好坏来评价,就看你是否追求现代化,是不是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王在法下,就代表司法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追求,那也就无所谓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自相矛盾、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这些成语都出自法家。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李斯,两个人都是荀子的学生,都是秦朝的大人物,秦始皇开中央集权郡县制治理模式的先河,到今天一直沿用。而秦始皇治理国家主要使用的是法家思想。
比韩非子、李斯更早的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最终统一六国,这套治理模式才被秦朝认可。
2
商鞅留下了一本书叫《商君书》,有人说这本书不是商鞅写的,有人说是。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自汉之后就流传了下来。《商君书》共有二十四章节,主要讲了政、法、民之间的关系,是一本治国理政的书。这本书汉之后就成了禁书,老百姓不能读,君王可以读。
《商君书》第5章:《说民》里面讲: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
啥意思呢?
用好人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只爱他们的亲人;用坏人治理民众,那么民众就会遵守国家的法制。
这里有点不好理解。就是如果一个好人来治理社会,民众会觉得人好,和法没啥关系,靠人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儒家讲的人治。但用坏人治理就不一样了,他不会觉得这个坏人好,就只能依靠法律制度,这就是法家的法治。
这种思想演变到现在就是以恶制恶,这样的做法在现代中国也很得民心。
然后他说:
『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
如果让民众结合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善;让民众疏远分开,互相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奸。这里的“善”和“奸”指的是儒家的善与恶,商鞅是借用这个概念。
怎么对待这样的善恶呢?
『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
表彰所谓的良民、好人,民众的罪过就会被掩盖起来;任用所谓的奸民来治理,那么民众中的过错就会受到惩罚。民众的错误被掩盖,那么民众就会凌驾在法规之上;民众的罪过受到惩罚,那么国家的法规就能压住民众。
现在的老百姓也很认可这种法制观,动不动就要判人死刑就是“法胜民”的观念。
所以:
『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
如果民众凌驾在法规之上,那么国家就会混乱;法规限制住民众,国家的兵力就强大。因为商鞅的另一个思想是奖励军功,当兵能升官发财,秦朝也是当兵最光荣。所以说,用所谓的良民整理国家,国家就一定会乱,直到国家被削弱。用所谓的奸民治理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国家,直到强大。
我们现在不能说用奸人治国,但用“强人”大家还认可的,“强人、强军”的思想一直很深。我们原以为是近代1840年之后受洋人欺负的结果,其实不是,这种思想深藏在我们传统文化的底层,直到现在也很强烈,因为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商君书》第20章:《弱民》中讲: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这话说得非常直白,一点掩饰意思都没有。那么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意思上的国呢?它一定是政权意义上的。这样的国怎么爱呢?
具体得怎么做呢?
『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朴就是朴实、老实的意思,民众老实了则国强;淫的意思是放纵、不老实,民众不老实了则国弱。民弱了就不敢不守规矩,放纵了就会犯上。民弱是有用的,让他干啥他干啥,把犯上的通过法规抓起来(去当兵)国则强。所以说,采取强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众国家力量就弱;采用弱民政策以去除不守法的民众,国家力量就强。
总之:
『法有,民安其次;主变,事能得齐。国守安,主操权,利。故主贵多变,国贵少变。』
法是第一性,民众的安生次之;君主随机应变,才能万事成功。国家要安宁,国君就要操纵权有利。所以国君以机变之能为贵,国家以稳定为贵。
在现实在中,有很多现象很难让人理解,甚至是荒唐,其实这是我们的传统,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这些传统之中。
如果说要追求现代化,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借用孙先生的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欢迎关注老杨品谈,感谢天天转发、点在看、留言、打赏的朋友们,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