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曹操平反
—-读中国文史有感
文:顿悟者
????
东汉末年,世族豪强兼并土地越来越严重,农民被迫成了大地主的“徒附”,被剥削、压迫。更多的农民则失去土地,流离失所,成了“流民”。又遇各地天灾不断,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遂爆发了波澜壮阔的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极大的削弱了地方封建势力的实力,但人口离散,“土业无主”、“土广民稀、中地未垦”的现象比比皆是。曹操在乱世之中,抓住各种有利条件,讨伐董卓、镇压黄巾军,不断壮大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皇帝的威严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建安三年于下邳擒杀吕布,二年后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袁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之后,又出卢塞大败乌桓,杀蹋顿单于,平定整个北方地区。
毛泽东主席在批注三国人物时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对曹操的历史功绩予以肯定。但我们从小听的故事、读的书本、看的戏文里,曹操都是“坏人”、“奸臣”的形象。大概是因为曹操的部分行为并不能代表封建正统阶层的利益,试问哪个皇帝会去歌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呢?其实,曹操除了统一北方的功绩外,其在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也做出卓越的成就。
曹操将那些荒芜的土地、无主的土地收归政府所有,实行屯田制度,招募流民耕种;兴修水利工程、开辟稻田种植,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屯田制与隋唐的均田制有许多共同点,而曹魏“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的田赋户调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300年后隋唐租庸调制的前身。
文化上,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汉魏时期建安文化的代表。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曹植的诗文,对五言诗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气势宏伟而又有苍凉之感。其中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踊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璨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至今仍广为传诵。毛泽东主席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换了人间,是主席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欣喜和豪迈。但一个“秋风萧瑟”、一个“萧瑟秋风”,两位推动中国历史的伟大英雄,内心似乎有相通之处。他也曾与子女的谈话中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多读”。表现出他对曹操文学才能的肯定。
曹操还有一点被大家误解的是对人才的使用。戏文里多唱着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反衬曹操的刚愎自用、苛责猜疑。其实,三国里曹操的人才是最多的。五谋士: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皆可谓天下之精英,都不次于诸葛亮;武将除了许褚、典韦等“五子良将”外,还有夏侯惇、夏侯渊等“八虎将”,个个勇武异常、骁勇善战。他对人才不问出身世处,无论布衣书生、降将叛者,只要有才干都委以重任。使得他身边可谓”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如许褚原为土匪、张辽本为吕布手下战将、于禁庞德皆为敌营归顺而来;郭嘉初在袁绍手下做事,因看透了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难成大事,在荀彧的推荐下,投靠曹操,以一篇“十败十胜”论,备受赏识。经活捉吕布、官渡之战以及乌丸用兵后,遂成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曹操在政治上不分门第,唯才是举;在文学上、军事上对后世也是影响很大;统一北方后施政改革、推行法治;督促开荒造田,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他的历史功绩应该得到肯定。他被封建正统安的“奸雄”、“白脸奸臣”等污名应该得到平反。
文:顿悟者 监制: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