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个美食家(好吃精)几乎尽人皆知,但是很少有人发觉他还是个“话痨”。因为他比较机智多才,说话妙趣横生,并不招人讨厌,所以大家并未觉得。下面这首诗里充分暴露了他的“话痨”本色。诸君请看:
书焦山纶长老壁
北宋 苏轼
法师住焦山,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法师非无语,不知所答故。
君看头与足,本自安冠屦。
譬如长鬣人,不以长为苦。
一旦或人问,每睡安所措。
归来被上下,一夜着无处。
展转遂达晨,意欲尽镊去。
此言虽鄙浅,故自有深趣。
持此问法师,法师一笑许。美髯公关羽
蔓草俗译:
题在焦山纶长老墙上的诗
法师住在焦山,而他实际上无所固守。我来这里是叩问法理,法师却一言不发。法师并不是无话可说,只是不知道怎么说。
你看头和脚,本来就各自安置帽子和鞋子。
就像长胡子的人,不把长当作苦恼。一天有个人问他,每次睡觉怎么放啊?他回到家以后一会儿放在被子外面,一会儿放在被子里面,一个晚上不知放在哪里好。辗转反侧就到了清晨,想要赶紧剃了好。
这个比喻虽然粗鄙浅陋,却蕴含深刻理趣。带着这个想法请教法师,法师灿然一笑表示赞许。
图片来自网络
这首诗是典型的“宋诗”,更是典型的“苏诗”。第一句就充满“苏式机智”。《金刚经》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苏利用这个“住”字一词多义巧妙地把凡人的居住和佛家的执着联系起来。这就为他下文“啰嗦一通”做好了铺垫,后面他阐述自己参禅悟道的心得体会就顺理成章了。
整首诗法师一句话没说,那个“长鬣人”(这里姑且当作大家熟悉的美髯公)也没说话,都是苏东坡在那叨叨。他从头到底一个人在说,还把法师的话抢着说完了,但是法师并没有生气,反而拈花一笑。可见他的心得体会并不差。
拈花一笑
苏诗的一个特点是长于说理。也就是喜欢搬弄哲理。这首诗从头到尾阐释的是那种顺其自然的禅道。跟道家“道可道,非常道”有点像。
另一个特点善用比喻。讲道理一般人是不爱听的,因为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聪明人就形象化说理,这一点东坡也不是鼻祖。这是中国传统,先秦诸子就开始了。但是他们是写散文,东坡这是写诗。苏诗用了两个比喻,一略一详。都是为自己的论点服务。详细的例子很有画面感,展示了把美髯公逼疯的全过程。
美髯公隔空质疑苏学士
人家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他非要问人家睡觉胡子放哪里。本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不成其为问题,这一问倒好,美髯公自己原本没有思考都过了半辈子。一想,怎么放?被子外面?不对!被子里面?还是不对!我也不知道!崩溃!#*/#*/
美髯公被苏学士逼疯
总之,这首诗如果不用苏式写法可能非常枯燥无味,没人愿意读。而苏学士用他的生花妙笔把一个道理讲得如此生动有趣,甚至让人开怀大笑,不得不佩服。